为什么展出的草书还是看不懂 草书 看不懂

【为什么展出的草书还是看不懂 草书 看不懂】

为什么展出的草书还是看不懂 草书 看不懂

文章插图
前几天,著名书法家张旭光老师谈丑书时说到,识读制约审美,书法具有门槛 。
一些批评丑书的人都没有进入书法的最基本门槛,因为眼界不够,没有审美经验,所以这些人没法评价,更没资格判断,说美说丑毫无意义……
张旭光老师还将当代书法划分了六个层次,引起网友热议!
实际上,张旭光老师对草书写得都不认识这一情形,有过深刻的反思,为何现在展出的草书还是不认识?对这个问题张旭光老师给出了正式答案:写得不认识就不是好书法!
胡抗美 草书《山幽闻雨》
啊?难道张旭光老师为了迎合部分读者,推倒了自己之前的观点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众为什么不认识?说写的草书不认识,看不懂,这是比较正常的,一下子就看懂了,就太小瞧草书了,甚而是贬低草书了 。而且书家写的草书符号有来源、有经典、都是准确的 。
张旭光 草书 节临《千字文》
那么看不懂的问题还是出自观众,你学识不够,没有学习过草书,肯定是不认识的,这就需要你去认识草书符号,如果因为不认识,就说不好,就太简单粗暴了 。欣赏草书不下十年功夫怎么可能看的懂呢?
并引用了当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的讲话:我们的工农子弟们没有文化,高级的艺术看不懂;我们需要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但高级的艺术也需要,可以给干部看,干部看了来影响群众……
刘洪彪 草书 自作诗选句
张旭光老师还谈及另一原因:草书展览、活动太少,普及度不够 。草书家要勇于担当,要有责任感,在普及度提高上多做些实事,狂草四人展还需继续努力!
草书的精髓是什么?依次为:张旭光、刘洪彪、胡抗美、王厚祥
“狂草四人展”的作者胡抗美、刘洪彪、王厚祥、张旭光,哪个不会写“认识”的字,哪个不是靠写“认识”的字入选全国展、并获奖的 。“
精髓就是老子的“大象无形”!是说草书不拘泥一定的格式,才是至高至极的境界 。清代书画家吴昌硕说:“老缶画气不画形” 。意思是我画的是一种生命气象、状态、一种感受,而不是某种特定的形状 。这是人化自然,人化形象,是写意精神 。
王厚祥 草书 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书法分为写实、写意两个层次 。
书法史上存在的碑帖经典,是书法实的事物,楷书、隶书、篆书、行书也都是实的东西;我们学习它们的过程就是写实,而且要写得像、准确,这是写实的标准 。做不到写实,你就无法达到写意的阶段 。在写实的基础上去深化、生发,就开始步入书法写意了 。这是第一个层次 。
第二个层次就是写意的草书 。你学草书要先认识它,熟悉它,写熟练之前,草书也是个实物 。然后草书要继续往前走,当代的草书就是对古代经典草书进行再写意,从而产生当代草书的感情表达力 。
张旭光楷书
概括说,一切古人留下来的经典碑帖都是实物,草书要表达性情和表现当代的风貌,就要在写实基础上去写意 。要写出书家自己的性情,写出对新时代的关怀,写出内心生命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出来,这就是写意,就是创造 。
对未来书法的大胆预测张旭光老师对未来书法做出了大胆的瞻望:书法大写意的时代正在来到!为什么呢?因为受到科技的深刻影响,能表达性情的就剩下大草了 。大草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人“认识”的,本来就是对人的情感负责的 。高科技让大批书法家无路可走,只能靠写草书,只能写大草、狂草,只能写意了 。
最后,张旭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书法是写字、写实还是写意?是写技术还是写情感?目前,写实、写意会长期并存,但主流是什么,方向在何处?张老师期望着网友们的回答!
其实我也有个问题想问下张老师,一些草书是有法度、有依据的,一些观众不认识是因为草书知识匮乏所致,但下面这两幅博士生导师王冬龄的草书,他的法度是什么、有什么依据?这写得又是什么内容呢?
狂草四人展:四位参展者是活跃在当今书坛、有着广泛影响力的著名书法大家,他们分别是: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刘洪彪,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王厚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旭光,第四届、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