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岛崂山区东乌衣巷村 青岛市崂山区乌衣巷村


走进青岛崂山区东乌衣巷村 青岛市崂山区乌衣巷村

文章插图
白沙河 , 是青岛市区北部的一条大河 。这条河发源于崂顶之阴 , 于女姑口入海 , 主要流经崂山和城阳两个区 , 有名的崂山水库 , 就修建在此河之上 。
要欣赏崂山水库和白沙河的风光 , 有一条公路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 即省道202夏庄至北九水段 。这个方向基本是溯河而上 , 穿梭在崂山的北麓当中 , 风光相当不错 。
当快接近北九水的时候 , 道路前方会出现一个岔口 , 在岔口处有一座桥 。不过桥而直行就是北九水 , 而过桥转弯 , 即是通往北宅方向 。
这次我们要介绍的村庄 , 就在刚才说到岔口处 , 它的名字叫做东乌衣巷 , 区划上属青岛市崂山区的北宅街道 。
实际上 , 乌衣巷有东西两个村 , 以白沙河上的那座桥为界限 , 一东一西 。按照崂山区地名资料的说法 , 东乌衣巷建村较早 , 故主要以该村为介绍对象 。
关于东乌衣巷的历史 , 村志记载道:“相传 , 明永乐年间 , 王氏祖兄弟二人从云南昆山大槐树里头 , 迁此定居 。在房前屋后栽了18棵槐树 , 枝叶繁茂 , 许多老鸹(乌鸦)在此栖息 , 以此取名‘老鸹巷’ 。又传 , 清乾隆初年 , 杨氏从即墨城迁此定居 , 改名乌衣巷 。又因村处白沙河东岸 , 改称东乌衣巷 。”
大槐树、老鸹窝等名称 , 在明初移民群体当中屡见不鲜 , 东乌衣巷看来也属于这一情形 。如今在村里 , 还保留了两棵老槐树 , 其树干苍苍 , 显然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 。
按照村志的说法 , 老鸹窝之所以改名为乌衣巷 , 与从即墨城里迁来的杨姓人有关 。杨氏 , 是明清时期即墨的望族之一 , 书香风气比较浓厚 , 因此将“老鸹巷”润色为“乌衣巷” 。
乌衣巷 , 是一个很有诗意和底蕴的名字 。看到这个称呼 , 很多朋友都会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代金陵的乌衣巷虽然已经衰落 , 但在东晋时期 , 这里可是缨簪云集之处 。因此 , 先民用乌衣巷的典故作为村庄的名称 , 也是希望这里能够钟灵毓秀 , 未来兴旺发达吧 。
或许有的朋友还是对“巷”这个字感到不解:因为“乌衣巷”可以用典故来解释 , 那么“老鸹巷”的“巷”指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不叫“老鸹沟”或者其他的名字呢?
对于这个问题 , 实地到这里走一圈之后 , 心中大概就有了答案 。村庄夹在两山之间 , 形状十分狭长 , 即便走在村里的主街上 , 也给人一种小巷子的感觉 。名称中的“巷” , 多半就是因这一地形而来的吧 。
当然了 , 巷子窄是窄了一些 , 但风景还是挺不错 。这里虽然不是一个专门的景点 , 但毕竟也是地处崂山山区 , 依山傍水 , 秀色可餐 。即便是匆匆路过 , 也可对此有所感受 。
【走进青岛崂山区东乌衣巷村 青岛市崂山区乌衣巷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