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小麦一亩能产多少斤 印度小麦亩产量


印度的小麦一亩能产多少斤 印度小麦亩产量

文章插图
小麦、水稻和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其中小麦的地位最为突出:它是唯一一种成为世界性主粮的谷物,也是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 。
在小麦的生产上,中国和印度常年高居前两位,而且总产量相差并不大 。2021年,印度小麦的总产量达到了1.0959亿吨,我国的总产量则为1.3695亿吨,两国是世界唯二突破了1亿吨大关的小麦主产国——合计共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30%以上!
我们知道,印度的人口出生率高于我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必然会增加 。那么,作为衡量小麦生产能力的关键指标,印度小麦的亩产量究竟表现如何?与中国相比,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印度的小麦,一亩能产多少斤?印度是南亚次大陆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 。印度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
和我国相比,印度在小麦生产上有更强的时间优势:全年的气温都适合小麦的生长 。麦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即便是在冬季,三大小麦产区的气温也在10~15℃左右 。所以,印度小麦的生产周期更短,一般在10~11月播种,次年2~4月即可丰收,生长期只有4~6个月 。
气象数据显示,印度麦区的年降雨量为500~750mm,土壤肥沃(冲积土和热带黑土面积广),河流等地表水资源丰富,具备一定的灌溉条件 。近年来,印度小麦的种植面积居高不下,比我国还要多出500~600万公顷 。以上这些因素都为印度小麦的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20年印度小麦总产量达1.036万吨,种植面积2932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小麦3533公斤,折算下来就是471斤/亩 。而在2019年,印度小麦的单产则为3368公斤/公顷,也就是449斤/亩 。综合来看,印度小麦的亩产量目前在400~500斤的范围内 。
这一产量是高还是低呢?参考全球的平均单产,印度小麦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基本赶上了“平均线” 。不过从近十年的趋势来看,印度小麦的单产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的单产相较于2011年(378.6斤/亩)提高了24%,平均每年增加2~3个百分点 。未来,印度小麦有望进一步增产,但具体表现还将受到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
和中国小麦相比,差距有多大?中国和印度小麦的总产量位于同一级别,但是单产水平却相差很大——我国用更少的种植面积,收获了比印度更高的小麦产量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小麦的亩产量一直稳定在700~800斤的区间内 。2019年,我国小麦的亩产量达到了750斤,2020年进一步增加到766斤,按照平均单产以每年约10斤左右的速度增加,估计未来几年亩产就有望突破800斤 。
【印度的小麦一亩能产多少斤 印度小麦亩产量】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小麦单产约是印度的1.6倍,优势相当明显 。不仅如此,我国的小麦比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澳大利亚等主产国的单产都要高,大约是美国的1.7倍,乌克兰的1.2倍,澳大利亚2.2倍 。可以说,单产量已经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一项绝对优势 。
2018年发表在《作物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指出:我国小麦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在稳步增长,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的奇迹 。从1949~2015年,我国小麦的单产足足提高了7.4倍,同一时期,玉米的单产提高了5.13倍,水稻提高了2.46倍 。由此可见,小麦单产的提高为中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再回到印度的小麦生产,据专家评估,其现状相当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从2014~2020年,印度小麦的单产落在3000~3600公斤之间(每公顷),在2016年甚至还跌破了3000公斤,降到了2750公斤 。事实上,这也是印度和我国小麦的另一个不同点:产量不稳定,波动起伏大 。
印度小麦的单产为何波动大?印度光热资源丰富,小麦的生产周期比国内更短,自然条件并不算差 。在播种面积上,印度更是常年超过2900万公顷,个别年份还突破了3100万公顷,而我国还不到2500万公顷 。鉴于此,印度的小麦理应能做到高产、稳产,为什么与现实的反差却这么大呢?
这主要是因为印度的小麦也有“痛点”,单产受到了气候条件生产水平两方面的限制 。
首先是气候条件 。降雨和高温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 。当西南季风的路线较正常年份出现变化或者强度波动时,印度的气候往往出现异常,从而引发干旱、高温、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 。
在众多因素之中,干旱缺水是限制印度小麦单产的首要因素 。前面提到,2016年印度小麦大幅减产,创下了近十年的新低,正是因为当年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小麦的出苗、拔节、抽穗、灌浆等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再加上印度农业的抗旱能力非常薄弱,最终导致小麦极度缺水,产量大幅下跌 。
和国内相比,印度的高温日数更多,而小麦则喜欢温凉的气候,过高的温度反而不利于小麦高产 。例如在2012年3月、2015年5月、2016年的2月,印度均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新德里气温一度高达43℃,珀洛迪高温超过50℃ 。当小麦处于抽穗开花至灌浆期时,籽粒的形成及灌浆增重均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减产非常严重 。
其次是生产水平 。印度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很多地区依然靠手工收割,缺乏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农民通过大量投放化肥追求高产,但却降低了土壤肥力,所采用的种植制度也过于单一,土壤质量因此恶化 。
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印度小麦生产的弱项 。印度小麦深受“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困扰,该病可导致高达20%的减产,病原菌可在土壤中潜伏多年,很难彻底根除 。
随着农药的大量喷施,病菌和害虫已经开始产生抗性,严重限制了小麦的生产能力 。对周边国家而言,腥黑穗病病菌也是重要的检验、检疫对象,对小麦生产的威胁不容忽视 。
总结近年来,印度小麦的亩产量保持在400~500斤之间,我国则为700~800斤,平均约是印度的1.6倍 。但和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主产国相比,印度小麦的单产其实已经不算低,处于中等水平,未来还有望进一步增产 。
总体来看,印度小麦的优势在于高产,但不容易做到稳产,主因是印度的自然气候具有脆弱性,雨热波动大,可直接影响到小麦的生长 。而我国不仅做到了高产,更做到了稳产,相信未来必将突破平均亩产800斤的目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