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未来商业|字节跳动CFO留白,KK集团启动赴港IPO,彩瞳品牌Moody完成超10亿元融资


一周未来商业|字节跳动CFO留白,KK集团启动赴港IPO,彩瞳品牌Moody完成超10亿元融资

文章插图
每经采访人员:王郁彪 王紫薇 赵雯琪 陈婷 每经编辑:刘雪梅
“每经未来商业智库”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来商业》,围绕电商/新消费、物流/供应链、生活服务、以及未来商业创新创投领域,以“事件+短评”的形式,洞见未来商业发展趋势 。
上周(11.1~11.7),我们为您共盘点了10件热点新闻事件 。
#电商/新消费#1、【高鑫零售发布2022财年半年报:营收415.34亿元、净利润1.12亿元】
11月1日晚间,高鑫零售交出了截至9月30日的2022财年上半年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高鑫零售营收415.34亿元,同比下降5.0%,净利润1.1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93亿元 。旗下商超品牌大润发门店数量达到497家,覆盖全国236个城市 。财报数据显示,财年第二季度(7月1日-9月30日)营收同比增长 。其中,来自大润发优鲜APP、淘鲜达、饿了么、天猫超市的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25%,店日均单量增长至1400单 。此外,在发布2022财年半年报的同时,高鑫零售宣布大润发全国497家门店全部参与双11 。
未来商业短评:自林小海于今年5月正式获任首席执行官以来,高鑫零售正持续进入变革期,中、小业态成为新宠,在数字化层面也正持续与阿里加深链接 。不过,前路依然充满挑战 。作为老牌零售商,高鑫零售若想依靠中润发和小润发走出新路,需要培养全新的能力和打法,并不算一件易事 。此外,作为超市百强的榜首,高鑫零售若不想完全沦为阿里的“大后方”,需要考虑如何既与阿里融合,又尽快找到自身在实体零售上的新增长点 。
2、【字节跳动成立6大业务板块 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并入抖音】
11月2日,梁汝波发布全员邮件,宣布组织调整,成立六大业务板块: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这表明其与张一鸣的交接正式完成 。此次调整后,西瓜视频、搜索、百科以及国内垂直服务业务悉数并入抖音板块,与此同时,周受资不再担任CFO,备受业内关注 。
未来商业点评:“大抖音”是业内对此次业务板块调整之后的说法 。事实上,电商业务是字节跳动增长最快的业务 。此次调整之后,字节内部可以借此盘活打通各应用之间的资源,同时抖音或许还可以为其商家提供更多的场景与服务,给字节提供新的可供施展的商业空间 。“大抖音”是梁汝波时代的产物,对于这个技术大佬、管理新手而言,管理并带领10万字节人创造新业绩,依旧不轻松 。
3、【京东发布进口消费报告 近两年进口商品采购额已超3100亿元】
11月2日,在第四届进博会举办前夕,京东发布了《共享品质生活——京东进口消费报告》,从进口品牌消费和跨境进口消费两个方面对国内消费相关趋势进行了探讨 。《报告》认为,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口品牌和商品日益丰富了国内的消费市场,进口消费的持续增长为消费升级带来重要助力,越来越深入到中国消费者的工作生活,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消费升级的需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京东宣布,近两年京东进口商品采购额已超3100亿元;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上京东发布的3年进口商品采购额4000亿元的目标有望超额完成任务 。
未来商业短评:近年来,以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趋势是国内消费市场的主旋律,品质消费,健康消费,悦己型消费等成为消费热点,进口消费则成为消费升级过程中的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补充 。此外,进口消费持续增长也顺应了当前消费升级的需求和趋势,起到了引领消费市场提质扩容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借助更为高效的连通国内和海外市场的供应链体系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市场,能够满足更多样、更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
4、【中消协发布六大消费提示:双11“低价”不可迷信】
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几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梳理出了六点事项 。在六点事项中,中消协强调,双11“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 。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11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
未来商业短评:“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随着第13个双11正式拉开帷幕,各类广告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网购侵权行为也开始集中出现 。消费者亟需做好自我防范,在购物中保持理性,杜绝冲动消费 。而针对虚假低价,电商平台需要承担起责任,一是要做到透明,降低消费者比价成本,比如通过全年价格统计的方式,通过表格曲线来让价格走向更加透明,另一点是管理供应商定价,比如通过保价策略,将虚高多收的货款退还给消费者 。
#生活服务#1、【京喜与北菜运输达成合作,双11期间上线“网上菜篮子”】
11月4日,北京菜篮子运输有限公司与京东集团京喜事业群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数字化营销、以销定产、直通社区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拓展农产品出村进城新渠道,推进北京“菜篮子”工程项目数字化发展等 。此外,双11期间,京喜还将与北菜运输联合打造现代化“网上菜篮子”项目,在京喜APP端开辟北京线上“网上菜篮子”专区,通过“产地直采”与“预售自提”模式相结合,社区居民可通过当日下单、次日自提的新兴购物模式 。
未来商业短评:长期以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多个环节都面临着链路损耗大、运输路径长、储存条件差、人工成本高等难题 。而以销定产、定量供应等蔬菜直通供应模式,能够有效平衡供需两端 。互联网新业态与传统农副产品流通企业结合,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入与重点产地的联动保障供应,另一方面,打通农产品育、采、销全链路,减少农产品搬运次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可以利好产地端,保障农民收入 。
#物流供应链#1、【云鸟科技发布破产公告 员工“十问”CEO】
11月1日,云鸟科技创始人兼CEO韩毅发布破产公告称公司现金流枯竭,决定申请破产,云鸟科技员工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十问”CEO,将矛头指向了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毅,称公司欠薪已数月 。
未来商业点评:金沙江创投连续4轮加码,估值一度达到70亿元,独角兽云鸟的轰然倒塌令人唏嘘,从五年前融资失败大规模裁员到今年申请破产,云鸟科技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同城货运和O2O赛道的残酷性,也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告诫市场:资本不是万能的,在资本的扶持下,培养自己的造血能力和竞争力,才是最根本的“活法” 。
2、【双11高峰提前!11月1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超5.69亿件】
11月1日,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69亿件,同比增长28.54% 。广东省和浙江省快递揽收量双双破1亿件 。据了解,今年多家快递公司都推出“预售极速达”服务,客户在11月1日前预付定金后,商品会提前运送到距离收货地点最近的转运中心 。客户在1日凌晨付完尾款,快递包裹直接就从转运中心送到收件人手中,大幅提升快递配送的速度,也减轻全国快递运输压力 。
未来商业点评:相比于往年,今年的双11包裹配送高峰来得比以往早了不少,快递公司也提前2-3个月开始升级转运中心提振士气,不过相比之下,今年的双11在追求速度和效率之余更关注快递小哥的福利问题和绿色低碳,此外,这个派费上涨和价格战趋缓后的首个双11快递行业表现也令人期待 。
3、【菜鸟首次参展进博会 持续加码全球物流】
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 。作为一家全球化产业互联网物流公司,菜鸟今年首次亮相进博会服贸展区 。以“进口好服务消费新体验”为主题,该展区展示了菜鸟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智慧物流网络以及绿色减碳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菜鸟智能眼镜、LEMO靶枪和环保循环箱等物流“黑科技”,以及海南数智供应链示范区沙盘模型首次亮相 。据悉,截至2020年底,菜鸟网络已在全球连接了200多个跨境仓库,开通超过1800条国际海、空货运航线,日均跨境包裹数量位居全球前列 。
未来商业短评:近年来,菜鸟正持续加码全球物流网络的建设,亮相今年度进博会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国内快递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跨境贸易的热度持续高涨,快递公司正向海外市场寻求增量,这也意味着菜鸟会与FedEx、DHL、UPS三大国际快递巨头展开同台竞技 。从菜鸟持续在海外落地快递柜等基础设施,可见菜鸟想将国内走过的路在海外市场“再走一遍” 。
#创新创投#1、【Moody获C轮10亿元融资 五源资本、KKR领投】
11月1日,彩瞳品牌Moody宣布已完成超10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五源资本和KKR联合领投,GGV纪源资本作为老股东继续加码 。此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的研发与升级,通过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和研发中心的建设,巩固Moody在中国彩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军地位,并将加速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布局 。据了解,2020年全年,Moody销售额已破2亿,今年预计会实现超8亿的交易规模 。
未来商业短评:“颜值即正义”的Z世代又买出一个销售额过亿的新品牌 。事实上,美瞳市场自2018年开始被国产品牌与资本盯上,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美瞳市场品牌所披露的融资总金额超12.5亿元 。但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美瞳的销售与普通美妆相比多了对企业资质的要求 。一方面,国产新品牌在这个赛道中与强生、博士伦等传统国外老牌竞争中取得佳绩值得喝彩;另一方面,国产新品牌在销售中也应合法合规,并且在供应链等上游建立护城河,以期发展更长久 。
2、【潮流零售独角兽KK集团启动赴港IPO】
11月4日,潮流零售“独角兽”KK集团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发行上市申请,正式启动赴港上市流程 。KK集团旗下拥有KKV、THE COLORIST调色师、X11、KK馆四大自我孵化的零售连锁品牌,产品组合涵盖美妆、潮玩、食品及饮品、家居品及文具等各大品类 。目前,在中国31个省及印度尼西亚城市共有680家门店 。2018年至2020年,KK集团分别实现GMV(成交总额)1.88亿元、6.52亿元和22.54亿元,GMV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46.2% 。
未来商业点评:作为深耕线下场景化购物的代表,KK集团通过打造沉浸式潮玩、美妆集合点吸引了以Z世代为代表的消费者到店打卡,其模式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但值得注意的是,依靠“流量”进店营销,kk还需要思考如何通过产品核心产品和吸引顾客复购 。从外部环境来看,目前以“集合店”为主打的品牌如话梅等也在加速布局,此外,名创优品、NOME等集合店也在逐渐布局美妆行业,KK集团的主要项目THE COLORIST调色师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
每日经济新闻
【一周未来商业|字节跳动CFO留白,KK集团启动赴港IPO,彩瞳品牌Moody完成超10亿元融资】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