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吃什么


健脾吃什么

文章插图
【健脾吃什么】一、健脾食物有哪些
1、地瓜
地瓜是补脾胃的食物之一,它具有补脾、宽肠胃、益气力的功效,很适合身体瘦弱、容易乏力、脾虚的人吃,但是吃地瓜要注意适量,如果吃多了容易导致胃肠道胀气,还会有反酸烧心的现象 。
2、鲫鱼
鲫鱼有很好的健脾利湿作用,身体浮肿、容易口渴、食欲差、容易困倦的人吃鲫鱼可以健脾,缓解这些症状 。
3、山药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补气、补肾固精、养阴养肺的功效,适合慢性腹泻、便溏、脾虚等症患者食用,但是气滞胀满者和湿重者不宜食用 。
4、土豆
土豆又称马铃薯,中医认为,土豆味甘,具有健脾、补气的功效,经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虚的人可以吃些土豆来调理,在挑选土豆的时候要注意,发芽的土豆一定不能吃,这样的土豆是有毒的,吃下去会导致中毒 。
5、香菇
香菇味道独特,人们煲汤时常喜欢放些香菇来调味,中医认为,香菇味甘,具有益气的功效,能够健脾胃,因此,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吃香菇,但是香菇是发物,皮肤病患者慎食 。
6、牛肉
牛肉也是健脾胃的食物,它蛋白质含量高,但是脂肪的含量却比较少,除了能益脾胃,还能强筋骨、补气血,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多吃 。
7、板栗
板栗在秋季成熟,可以生吃,可以煮熟吃,味道很好,中医认为,栗子味甘,归脾胃经,具有活血止血、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适合吃,但是腹胀的人不能吃 。
天之本,是我们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食物经过胃,胃将这些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分成“清”、“浊”两部分,“浊”物通过肠道消化,“清”物则通过脾脏来消化吸收,而后将这些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处,脾和胃二者是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脾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和运输,脾胃二者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虚的人就要注意健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健脾的食物都有哪些 。
二、健脾的四个小动作
1、动动脚趾
中医认为,如果你的脾胃健康、脾胃功能强的话,站立时用脚趾抓地会很牢固,反之,如果你的脾胃功能不够好,脚趾抓地就无力,想要锻炼脾胃,就可以试试通过锻炼脚趾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站着、坐着都可以做,站立或坐好时,双脚放平在地面上,要紧紧贴着地面,然后脚趾抓地、放松,交替的进行,时间不计长短,随意进行锻炼 。这种方法能达到健脾的原因是,一松一紧的脚趾锻炼可以刺激到小腿的脾经 。
2、按摩肚子
有很多脾经的穴位是在我们的肚子上,它们一般在我们人体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地方,如果按压这个位置会感到疼痛的话,那么,你的脾多不健康 。按摩腹部可以疏通脾经,增强脾功能,具体的做法是:仰卧在床,肚脐为中心,摩擦双手,待双手温热时,用手掌顺时针旋转、按摩20次,按摩不宜太重,太重了肚子会难受,当然也不能太轻,太轻按摩就没有效果了,根据自己的感觉把握力度 。另外,做仰卧起坐也是不错的方法,而且也很简单,只要每天早起、入睡前做20到40个仰卧起坐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原理与按摩腹部是一样的 。
3、按摩小腿
小腿上有很多穴位,有些穴位在脾胃经上,比如常见的阴陵泉穴和足三里穴,因此按摩小腿也是一个不错的养脾方法 。按摩的时候要从上到下,慢慢按摩,同样,按摩力度不能太重,也不要太轻,以自己的能够承受的力度为佳,最好能每天坚持睡前按摩3次,要注意刚吃完饭饱腹时、或者很饥饿的时候不要按摩 。
4、蹲马步
扎马步是古人练功的基本功,也是很多运动的基本功,其实,蹲马步可以强化下半身肌力,巩固下盘,可以帮助我们健脾胃 。
蹲马步时双脚打开,距离为我们肩宽的两倍,双手扶住膝盖,微蹲马步,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身体上下浮动,蹲的最低点,以我们的膝盖不超过脚尖为标准,每次做1-2分钟 。
三、脾胃虚弱怎么调理的呢
1、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 。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
2、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
3、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刺激消化,健脾开胃,缓解由于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
4、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
5、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
四、推荐八种健脾胃方法
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 。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 。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
二、吞唾液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 。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
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 。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
四、推腹法
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 。
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 。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 。
六、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
七、捏脊法
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也可以用手搓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发热为止 。
八、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 。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