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有危害吗 小龙虾怎么吃


小龙虾有危害吗 小龙虾怎么吃

文章插图
一、小龙虾的危害是什么
 (一)横纹肌溶解症
小龙虾里有肺吸虫 , 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一般来讲 , 小龙虾和蟹这类动物都携带肺吸虫 , 而且用烤、炒或者腌的方法不能保证将肺吸虫的幼虫杀死 。所以 , 吃小龙虾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行 。进入夏季 , 街边烧烤、大排档、啤酒广场越来越火 , 在吃烧烤中肉类的品质要注意辨别是否真假 。吃凉菜的量也要适可而止 。怕不卫生引起闹肚子 。
2010年8月底 , 南京地区被爆吃小龙虾可能致肌肉溶解引起了一些公众的惶恐 。因食用龙虾引起肌肉溶解症患者近期在各大医院频频出现的消息 , 这条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产生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最初判断说是‘洗虾粉’惹的祸 。但又有专家澄清从南京人每天吃龙虾的数量看 , 目前20~30个人发病比例还算是比较小的 , 这怀疑和个人的体质有关 。对于南京小龙虾导致人体肌肉溶解目前到底是什么原因仍然没有定论 。
(二)小龙虾烹饪时间过短易致中毒
专家因此提醒市民 , 吃小龙虾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 如果烧煮时间短 , 细菌未被完全杀灭 , 极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 , 目前的小龙虾基本都从外地购进 , 在夏季高温气候下再经过长途运输 , 死亡的小龙虾不在少数 , 个别饭店甚至将死龙虾用油炸过后* 。由于小龙虾体内含大量组氨酸 , 一旦小龙虾死亡 , 组氨酸会转化为有毒物质 。虽然少量食用不会马上引起中毒 , 但日积月累会因为毒素积累引发疾病 。此外 , 小龙虾是肺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 在烹饪时若未煮熟煮透 , 或采用烤、炒、腌、醉等形式烹饪 , 人食用后就有可能感染肺吸虫病 。专家还提醒 , 如果在食用小龙虾时 , 发现小龙虾的尾巴不蜷曲、肉质松散 , 有可能就是死龙虾 , 切勿食用 。另外 , 一次食用小龙虾的数量也不宜过多 。
 (三)小龙虾的“罪过”缘于后加工
专家认为 , 小龙虾之所以出现了饮食安全隐患 , 跟后期加工、运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对于南京出现因食用小龙虾引起的“肌肉溶解症” , 该病临床并不多见 , 因为食物本身引起的更是罕见 , 这有可能跟清洗、烹饪环节的化学物质有关 。现在 , 卫生部门怀疑是洗虾粉引起的 , 但洗虾粉的主要成分为柠檬酸和亚硫酸 , 而这两种成分是不会引起“肌肉溶解症”的 , 如果是洗虾粉的问题 , 那么这种洗虾粉也一定是添加了某些有害化学成分 。吃小龙虾 , 过去的病例多是过敏或腹泻 , 所以过敏体质的人要少吃或不吃小龙虾 。吃小龙虾引起腹泻 , 可能是吃到死的或烹饪环节造成的 。
(四)吃龙虾会引来哪些麻烦?
皮肤过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食物 , 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出现异种蛋白反应 , 就可能造成全身过敏 , 出现红色的风疹团 。
急性肠胃炎:吃不干净或未煮透的龙虾很容易得急性肠胃炎 。
龙虾的颈、头寄生着多种寄生虫 , 切忌生吃 , 严重的可导致肺吸虫病 。
痛风:吃龙虾时不要喝啤酒 , 因为龙虾蛋白质高 , 嘌呤的含量也非常高 , 如果吃龙虾同时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 , 引起痛风发作 。
(五)吃腐尸的小龙虾寄生虫的“宿主”
据采访人员了解 , 野生小龙虾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秸、水草、螺蛳、小杂鱼和死掉的鱼类或同类的尸体 , 由于它有吃腐尸的习惯 , 它们的身体中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有毒物质 。
近年来 , 我国水源污染十分严重 , 长江流域出现大量的漂浮物堆积 , 政府部门虽然组织人力物力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理 , 但是这些污染源还是影响到水中生物的生活环境 。
因此人食用了这种环境下的小龙虾 , 便会产生不适的症状 。而城市里的小龙虾也并不令人放心 。虽然大城市里的水产市场确实都是要对新运到的小龙虾进行检验的 , 但不是由卫生防疫站 , 而是专业市场的化验员每天对所*的水产品抽样进行常规性化验、检查 , 所能保证的仅仅是小龙虾*携带有害病菌比野生的低 。
二、小龙虾的基本简介
小龙虾 , 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 。形似虾而甲壳坚硬 。成体长约5.6~11.9厘米 , 暗红色 , 甲壳部分近黑色 , 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 , 有时具黑色波纹 。螯狭长 。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 , 甲壳上明显具颗粒 。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
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 。成体长约5.6~11.9厘米 , 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 。背部是酱暗红色 , 两侧是粉红色 , 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 。甲壳部分近黑色 , 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 。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 , 有时具黑色波纹 。螯狭长 。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 , 甲壳上明显具颗粒 。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 , 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 。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 。头顶尖长 , 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 , 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
体形较大呈圆筒状 , 甲壳坚厚 , 头胸甲稍侧扁 , 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 , 不与口前板愈合 , 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 。颈沟明显 。第1触角较短小 , 双鞭 。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 。3对颚足都具外肢 。步足全为单枝型 , 前3对螯状 , 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 , 故又称螯虾 。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 。鳃为丝状鳃 。
小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 , 触须近头部粗大 , 尖端小而尖 。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 , 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 , 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 。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 , 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 , 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 , 以防尾部受攻击 。胸部有步足5对 , 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 , 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 。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 , 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 , 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 , 十分显眼 。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 , 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 。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 , 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 , 尾扇均向内弯曲 , 爬行或受敌时 , 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
【小龙虾有危害吗 小龙虾怎么吃】三、小龙虾的营养有哪些
1、观赏
由于大部分小龙虾的抗污染性十分强 , 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质下 , 依然可以存活 。放养在水族箱中 , 也可有效的清除鱼的排泄物以及青苔 , 对水文环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贡献 。
 2、营养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 且肉质松软 , 易消化 , 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 , 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能保护心血管系统 , 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 防止动脉硬化 , 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 , 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 。小龙虾含有虾青素 , 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 ,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 , 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另外 , 小龙虾还可入药 , 能化痰止咳 , 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
3、菜谱
小龙虾因体型比其他淡水虾类大 , 肉也相对较多 , 及肉质鲜美之原因 , 而被制成多种料理 , 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
四、小龙虾的做法有哪些
 小龙虾的做法有哪些
“小龙虾” , 体长约10厘米 , 体重约50—70克 , 周身暗红色 。不过这里说的龙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产龙虾 , 而是一种生活在河、湖、塘、沟里的一种以污泥、杂草、杂物为主要食源的淡水土龙虾 , 学名叫克氏螯虾 , 因第一对胸足强大形成大螯而故名 。
购买这种虾要注意看虾体的颜色 , 若颜色呈乌黑色 , 则为污沟里的虾 , 这种虾细菌多 , 不要购买 , 另外死虾不要购买或食用 。
“小龙虾”制作的重要工作是加工工作 , 买来的虾要去除虾体内的脏物 , 去壳 , 去虾线 , 用竹刷洗去污垢直至发白为止 。目前市场上*的小龙虾一般多是麻辣口味 ,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款口味不同的小龙虾的制作:
一、鱼香小龙虾
原料:小龙虾500g、泡辣椒50g、姜末、蒜末各10g、葱花30g、盐、胡椒粉、料酒、白糖约75g、醋15g、鸡精、味精、鲜汤、水淀粉适宜、精炼复制油150克(亦可用菜油、色拉油代替) 。
制作:
1、小龙虾去壳、去内脏、洗净 , 泡辣椒剁末 , 用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在碗中对汁滋汁 。
2、炒锅放火上 , 放水烧开 , 将虾入锅中放料酒焯水捞出 。
3、炒锅中放油烧热 , 投入姜、蒜和泡辣椒炒香出色 , 随后下入小龙虾翻炒 , 烹入料酒 , 盐、鸡精、胡椒粉 , 投入少许鲜汤烧至小龙虾成熟入味且汤汁半干时 , 烹入滋汁 , 烧至汤汁稠浓时起锅装入盘中 , 撒上葱花上桌即可 。
二、香辣小龙虾
原料:小龙虾500g、干辣椒100g、干青花椒30g、盐、姜片、蒜片、鸡精、味精、香油、熟芝麻、熟花生仁、葱节、白酒、色拉油 。
制法:1、小龙虾去壳、去内脏、洗净 , 投入热水锅中 , 点几滴白酒 , 沥干水分后用盐、油淹渍1分钟 。
2、锅中放多量的色拉油至热油锅时 , 投入小龙虾炸至外酥内嫩时捞出 。
3、锅中放少量油 , 放姜、蒜片、干辣椒、干花椒、盐煸炒至麻辣味定出炝鼻时 , 投入炸好的小龙虾一同煸炒 , 放味精粉、鸡精 , 滴入香油、芝麻、花生仁起锅装盘
温馨提示:
在烹饪过程中 , 还要注意火候 , 要煮熟、煮透了才能杀灭大肠杆菌 。吃龙虾时切勿吃龙虾的头部 , 那里是最易积聚寄生虫的部分 , 也不能一次性吃下太多的小龙虾 , 避免因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