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的功效赤小豆的中药属性


赤小豆的功效赤小豆的中药属性

文章插图
一、赤小豆的简介及中药属性
赤小豆,又名饭赤豆、米豆,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纤细,长达1米或过之,高可达90cm 。
 入药部位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ignaumbellata(Thunb.)OhwietOhashi[DolichosumbellatusThunb.;phaseoluscalcaratusRoxb.]2.Vignaangularis(Willd.)OwhwietOhashi[DolichosangularisWilld.;Phaseolus(Willd.)W.F.Wight]
采收和储藏: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并打下种子,去杂质,晒干 。
性味归经
【性味】甘酸,平 。
①《养生要集》:"味苦,温 。"
②《别录》:"甘酸,平,无毒 。"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无毒 。"
④《食性本草》:"微寒 。"
⑤《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无毒 。"
【归经】入心、小肠经 。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
②《本草新编》:"入脾经 。"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 。"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
用法用量
9~30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禁/宜人群
宜食
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效果更好;同时产后缺奶和产后水肿的妇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用 。
忌食
尿多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于赤小豆具有利水的功能 。
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
《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
《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
炮制方法
晒干并打下种子,去杂质,晒干 。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 。
 资源分布:
1.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
2.全国广为栽培 。
二、赤小豆的功效作用相关内容
赤小豆具备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 。
1、赤小豆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 。(《梅师集验方》)
2、赤小豆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 。(《千金方》)
 3、赤小豆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补缺肘后方》)
4、赤小豆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纲目》)
5、赤小豆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 。(《独行方》)
6、赤小豆治妇人催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 。(《妇人良方补遗》)
 7、赤小豆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 。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 。(《本草图经》)
 8、赤小豆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 。(《产书方》)
9、赤小豆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 。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 。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 。(《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10、赤小豆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 。(《肘后方》)
11、赤小豆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12、赤小豆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 。(《千金方》)
 13、赤小豆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一两,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陆香一钱,青布五寸(烧灰),麝香一钱(细研) 。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 。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 。(《圣惠方》赤小豆散)
14、赤小豆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 。(《纲目》)
15、赤小豆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 。酒服方寸匕,日三度 。(《肘后方》)
 16、赤小豆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 。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 。一切丹并用此方 。(《千金方》)
 17、赤小豆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 。(《梅师集验方》)
18、赤小豆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 。(《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19、赤小豆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 。(《小品方》)
20、茅根赤豆粥:鲜茅根200克(干品用50克)洗净,水煎半小时后去渣,放入粳米200克,同煮粥服食,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
21、赤豆粥:赤豆30-50克,水煮至半熟,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以淡食为宜,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 。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作用 。适用于水肿病,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身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
三、赤小豆的食用价值及附方
 食用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 。又称红小豆、米赤豆 。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 。赤豆又称红豆、红饭豆、朱赤豆 。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夏、秋采摘成熟荚果,晒干,除去荚壳、杂质,收集种子备用 。
[性能]味甘,性平 。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烟酸、皂甙等成分 。
[用途]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
[用法]煮食,煎汤或研末服 。
附方
1,赤豆桑白皮汤:赤小豆60g,15g 。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 。
源于《本草拾遗》 。本方用赤小豆健脾利湿,而以桑白皮专于利尿消肿 。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 。
赤小豆2,茅根煮赤豆:白茅根250g,赤小豆120g 。加水煮至水干,除去白茅根,将豆分数次嚼食 。
源于《肘后补缺方》 。白茅根为凉性利尿药,其味甘甜,用以煮豆,既可增强利尿作用,又较适口,故颇为得法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
3,赤豆粥:赤小豆120g,粳米30g 。加水适量,煮稀粥 。分2次食 。
源于《妇人良方》 。本方能益脾胃而通乳汁 。用于妇女气血不足,乳汁不下 。
4,苦酒赤豆散:赤小豆100g,用醋1茶盅,煮豆至熟,取出晒干,再入适量米酒中浸渍至酒尽,经干燥后研为细末 。分3次服,每次3~6g,用米酒送服 。
源于《肘后方》 。赤小豆等三者均能散血,醋又用止血之效,故本方有散血消肿和止血作用 。用于痔疮瘀肿疼痛,大便带血 。
四、赤小豆的临床应用及用药禁忌等
临床应用
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 。一般一次即能消肿 。治疗7例,均获效果 。
②治疗肝硬化腹水
取赤小豆1斤,活鲤鱼1条(重1斤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毫升清炖,至赤小豆烂透为止 。将赤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 。每日或隔日1剂 。连续服用,以愈为止 。治疗2例,服后尿量增加,腹围减小,精神良好,无不良反应 。
用药禁忌
赤小豆又名饭赤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赤小豆煮汁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 。但久食赤小豆则令人黑瘦结燥;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内忌赤小豆 。
相关记载
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
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
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 。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
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 。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
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
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
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
【赤小豆的功效赤小豆的中药属性】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
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