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人嫌的榴莲 从讨厌榴莲到爱吃榴莲


讨人嫌的榴莲 从讨厌榴莲到爱吃榴莲

文章插图
如果在公共场合吸烟是不道德的行为,那么在公共场合吃榴莲简直就是在“谋杀” 。
这虽然是一句调侃榴莲气味的玩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榴莲散发的味道是多么讨人嫌 。
人们对于榴莲之味的喜恶,与香菜、香椿、大蒜这些平分秋色的“普罗大众”不同,只能说有多人爱榴莲就有呈倍数增加的人讨厌它,不然国内的榴莲消费雀替也不会仅占总人口的1% 。
其实不只国内消费者对榴莲散发的气味较为抵触,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榴莲主产国甚至专门立法禁止在公共场合吃榴莲 。
可就是这么一个被众多消费者讨厌的水果 。
有着“水果之王”的美誉 。
近年来市场售价也均处于30——50元/斤的高位 。
【讨人嫌的榴莲 从讨厌榴莲到爱吃榴莲】此外也是“这货”在去年帮助泰国农民从我国消费者手中赚走了147亿元(147亿元为新鲜榴莲消费金额,除新鲜榴莲外我们还进口来自泰国、马拉西亚的冷冻榴莲),成为了我国进口水果总量和总消费金额的双料冠军 。
凭啥呢?
这可能是众多讨厌榴莲或是自以为讨厌榴莲的朋友们脱口而出的一个问题 。
至于凭什么榴莲是水果之王?凭什么榴莲那么贵?
又凭什么榴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水果?
依农认为有五个关键词可以回答“凭什么”的问题,分别是“你之恶臭我之芳香”、“嗜臭食客”、“历史渊源”、“丰富的营养成份”、“种不出” 。
接下来依农一一给大家道来 。
你之恶臭我之芳香我国有99%不吃或没吃过榴莲的人,那1%吃过榴莲的人中,有人从此不再吃、有人吃过后再不能自拔 。
在这些吃过榴莲后不能自拔的朋友之中,又有很少一部分人对榴莲散发味道的感知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们闻到榴莲的气味是特殊诱人的果香 。
当然这不是他们因为爱吃榴莲才觉得榴莲的气味香,而是同样的味道我们闻起来臭他们闻起来就就是香的,简单的讲就是嗅觉基因决定了我们闻到的味道到底是香还是臭,有此区别是因为基因表达的不同,你之恶臭有可能是我之芳香 。
也就是说“榴莲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句榴莲圈里的风评对于这些人是不对的,他们对榴莲是闻起来和吃起来都香 。
这些朋友吃起榴莲来无比的幸福,另外那99%中没吃过榴莲的朋友,在闻到榴莲气味时定也会有闻出香味的朋友 。
嗜臭食客都说榴莲的气味臭 。
但我们对于食物“臭”的定义其实很模糊,并且我们华夏民族一直有食臭的习惯 。
我给大家数一下那些散发着臭味的美食(当然有人并不认为它们是美食):臭豆腐、臭鸡蛋、臭豆子、臭桂鱼、螺蛳粉、臭苋菜等等数不胜数,除了臭苋菜、臭豆子,其它的依农想想就流口水 。
在大家周围存在着和依农一样大量的嗜臭食客(当然这里的臭仅指气味),榴莲之于以上的列举,可谓小巫见大巫,依农这个用词可能不太贴切,反正表达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问臭吃香的朋友大有人在 。
依农以前是不吃榴莲的那一类人,因为我确实闻到的是臭味,再加上周围很多朋友都说口味也不怎么好,就一直没有尝试 。后来一个爱吃榴莲的朋友“逼着”我尝试,吃过之后,比臭豆腐可香多了 。
所以你不爱吃榴莲的原因,很可能是周围没有一个劝你吃榴莲的人 。
以上两点我们聊的是榴莲的基础受众所凭,接下来继续看其另外三点所凭 。
历史渊源与近现代在我国爆火的其它舶来水果不一样,榴莲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水果 。
虽然不像我国诸多原产水果那样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榴莲的历史故事,第一笔写下的就是中国人对它的热 。
我国第一个有据可考的“榴莲粉”是郑和(据说宋朝时就有国人使用榴莲的记录,但记载相当模糊),下西洋的那位 。
郑和在途中,有幸吃到了榴莲,归途之中,用“留恋”二字为榴莲之名,可见郑和食榴莲后多么痴迷其味道 。
古代有粉丝还不算,榴莲还入了李时珍等药学家的法眼,并详细描述了榴莲的药学特性,给榴莲这个水果加持了能量 。
做农业的朋友们知道,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水果,在推广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不然在水果圈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编排出来的故事 。
丰富的营养成份熟悉依农的朋友知道,依农在谈农产品时,非常讨厌聊其营养成份和功效,但是本文主题需要,消费者喜欢,榴莲所凭之重点,所以必须得谈一谈 。
在广东地区有“一个榴莲三只鸡”的说法,即便从营养成份含量上这是一条谬论,顶多能抵半只,但是榴莲在水果圈子里确实是一个养分含量全面的,表现较优的突出个体 。
榴莲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维生素、糖类、脂肪以及钙、铁和磷等中微量元素,对于榴莲的食疗、药用功效,也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共同认可的事实 。
所以消费者要营养健康,榴莲给的就是营养健康 。
种不出讲榴莲在国内种不出不严谨,依农上篇文章刚提了我国海南省已经有挂果的榴莲树,不过也就几十株,这在庞大的消耗量面前几近是“种不出” 。
冷库中的几百万吨苹果我们不会特别想去尝尝味道,但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猎奇心理,对于水果也是这样 。
榴莲作为一个我们种不出的水果,进入我国市场后,在“进口”二字的加持之下,条件允许的朋友可能就会去尝试,尝试后无非就是两种结果,爱上它或不再吃,我国还有很多没有吃过榴莲的朋友,榴莲正等着其中的一部分爱上它,因此国内1%的消费占比一定会增长 。
分项所凭聊完了,我们回头综合去看,榴莲是一个国内没有待等尝试,所含营养物质丰富直击消费者需求、有历史有故事、有人爱并且爱它之人还愿为其宣传 。
若只有其中一点所凭,榴莲不会是“水果之王”,总得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让榴莲很贵、贵到我们去年为新鲜榴莲就花了147亿 。
文章最后,作为一个榴莲爱好者,依农想说:朋友尝试一下 。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