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的故事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的故事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文章插图
明末后期,我国出现一个著名的地理学家,他自幼深受父母的影响,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从小便立下志向要走遍祖国的名川大山,看遍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即便过程艰难险阻,从未想过放弃,而是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就是千古第一奇人——徐霞客 。
图1
徐霞客敢作敢为,立志走遍山水徐霞客1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徐有勉就不幸去世了,但问题来了,他的母亲还健在 。而且还是孤零零地独自一人,徐霞客真的狠心抛下自己的母亲出门远游吗?答案当然是不会,但是万万没想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他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位奇人 。
她的母亲并没有阻拦他出门远游,而且徐霞客的母亲在了解了自己儿子的理想之后,果断地对自己的儿子表示十分的支持 。
正是因为他母亲的心胸豁达通情达理,才会有后来这样一位千古奇人徐霞客,他对徐霞客远游的行为大力支持,可以说她的行为做法深深影响了徐霞客 。
于是徐霞客在为自己的父亲守孝三年之后,便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下半生,他先后游历了东南各省,看遍了各处的奇观景象,体会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徐霞客可以说跨遍了中国的三山五岳,五湖四海 。


图2
1587年出生在江苏一个富庶人家的徐霞客,可以说是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富家子弟 。据说他之所以喜欢出行旅游,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 。
他的父亲徐有勉不喜欢参加科举,也不想与富贵人家过度交往 。徐有勉的一生喜欢游山玩水,一般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家伙 。
但是徐有勉硬是把旅游玩出一套花样,他对不同的地方的风土人情作出详细的分析 。这种对于旅游的热爱同样传给了他的儿子徐霞客,他的儿子也就形成了一种异于常人的价值观,对于他来说,他的人生信条就是“玩” 。
徐霞客和他父亲一样,虽然有才,但是同样不热爱科举考试 。他既不想出人头地,也不想青史留名 。他的人生目标就是玩,而且不是和小孩子那般嬉戏玩耍,而是四处游山玩水 。
他的父母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十分赞同他的这种想法 。他的父母告诉他,人生在世就是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活,不要因为外界环境所影响 。
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长大之后真的开始自己四处旅游的生涯,因为他的家庭富庶,所以家族可以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图3
就这样在1608年,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自己的旅游生涯,他从家乡出发不怕吃苦,即便风餐露宿也会坚持到底 。
他除了在年底会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之外,其余时间均在外飘荡 。从江浙一带到湖广、四川、辽东、西北,大明十三省他全部走了个遍,就只是为了玩 。这种奇特的人生价值观念是和他的家庭环境脱离不了关系的 。


游圣徐霞客如何支撑旅程?相信大家同样有这样的疑问,徐霞客四处旅行,他的钱到底是从何而来?值得一提的是旅行家和江湖大侠不同,江湖大侠没了钱可以劫富,旅行家却是要花自己的钱 。
但是徐霞客自22岁出游以来,30多年来从未因为钱而烦心过,不仅如此我们通过研究,徐霞客留下的《徐霞客游记》中了解到他喜欢结伴出行,并且会给同行的仆人支付费用,那问题就来了徐霞客这高昂的费用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图4
我们开头就介绍过徐霞客出生在江苏的一个富庶人家,在他前几十年的旅行中出行的费用基本由家里的商铺和田产在支持 。即便是到了最后几年,他仍然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 。但长期的坐吃山空也使他的经济水平有些捉襟见肘了 。
他还曾向一个叫金祥甫的人借了几十两银子,并且以自己的田产作为保障进行偿还 。虽然借钱的过程比较曲折,但是他还是将这笔费用借到了手中,还在自己的笔记中记下了这一刻 。
就这样这个叫金祥普的人也被后人所了解,这也在侧面给我们表现出供给徐霞客游玩了几十年的徐家当年的富庶,即便最后需要借钱,也能看出徐家依然有一定的底蕴的 。
除了家族的供给之外,徐霞客还获得了官方的赞助 。因为四处游山玩水的徐霞客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再加上他懂得许多天文地理的知识,是他在当时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传言说他还有一众粉丝,甚至凭借这些粉丝,他还在中军唐玉平手中获得了“马牌” 。
所谓的马牌就是古代驿站的证明信,有了这马牌他就可以免费在驿站中住宿 。这样他就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就由原来的自费变成了公费 。据说他还成为当时的首席旅行官,不论他到什么地方都有人伺候他的吃喝住行 。
图5
当然这也有他许多朋友的大力支持,他在云南结交了当地名士唐大来,他俩交谈甚欢,可谓是相见恨晚 。所以唐大来不仅赞助了他一大笔旅行费用,还给他了一封接受信,叫自己的所以沿路的朋友接待徐霞客 。我们可以从这些看出徐霞客的游玩的几十年中从未担忧过自己的资金问题 。


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他可谓是一个怪人,既不想出人头地,也不想扬名立万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这一生不应该是为自己而活吗?
《徐霞客游记》诞生
徐霞客一生游山玩水,留下一本《徐霞客游记》,这本书记载了中国当时山川河流的详细情况,内容丰富,包括地理,水利,地貌,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这本书当时称为17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因此徐霞客也就青史留名,可以说他达到了很多文人都达不到的成就,他的旅行历程大致分为三个历程 。
图6
第1阶段是在1613年,这时的徐霞客还是在准备阶段,他的旅行重点在于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且游览了太湖、泰山等比较著名的景点地区,但是在第1阶段没有留下游记 。
第2阶段是1613年到1633年历经了20年,这段旅程奠定了他的游记前段,这段时间他一共浏览了浙江,福建,黄山,五台山,华山,衡山,雁荡山很多著名的山川,但这个过程记录的游记仅仅只有一卷,却占了整部游记的十分之一 。
第3阶段是在1636年到1639年,这是他游记的后半段,历经了4年,他先后去了江苏,贵州,云南等江南地区的山川,写下了前后共9卷游记,这其中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山川河流 。


这些旅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637年徐霞客人生中最后一次出行,徐霞客从江西进入湖南从当地的攸县进入衡东地区,经过了55天 。
先后将衡阳市所有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人文奇观都进行了拜访,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记录下大约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这日记里包括了衡州市优美山川和人文奇观 。这其中对石鼓山和石鼓山院的描述最为详细,这为后人修复这一书院提供了最珍贵的材料 。
图7
这次他主要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游历,最远可到达中缅边境的地区,可惜不幸的是在中缅边境的腾越后身患重病,被迫终止自己的游历并被送回了自己的老家 。
在这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自己徒步跋涉,就连骑马乘船的次数都很少,他还经常自己亲自背着行李赶路,他游览的地方大多都是比较偏僻的乡村,甚至人迹罕至的边境荒漠、毫无人烟的原始丛林、大山深处 。
这其中不乏遇到很多次生命危险,他不畏艰辛、出生入死,可以说是尝尽了旅途的艰辛,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 。


1636年徐霞客从云南丽江走后,因为疾病导致他无法再进行徒步行走,被迫终止了自己的旅途生涯,在生病期间他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这基本完成了将近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1641年徐霞客病越来越严重,56岁的徐霞客与家中逝世
他未完成的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他历经30多年,游览诸多地区撰写成的《徐霞客游记》可谓是千古奇书 。
图8
于是,我们去看很多不平凡的人物,难免只有一句振聋发聩的深思:所谓成功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在古代那种艰难的路况和简陋的交通条件下,徐霞客能平安无事地花三十年时间游遍中国二十多个省,并写下一部多达六十万字的游记,堪称千古奇人 。
结语: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用一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所留下的重要著作,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他为了更加了解祖国的山川文化,以一腔爱国热情,用一生的时间游遍了祖国各地 。可以说徐霞客是那个时代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并且徐霞客把对祖国的爱全都落实到了行动上 。无不表现出徐霞客的爱国精神和对山水的热爱!
参考文献: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中华游圣徐霞客》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的故事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