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简爱、卡士、乐纯、北海牧场,聊聊KOL眼里的减秤酸奶品牌


下 简爱、卡士、乐纯、北海牧场,聊聊KOL眼里的减秤酸奶品牌

文章插图
原本在认养一头牛之后,打算写的是简爱
可是资料看着看着,就延展到了卡士、乐纯、北海牧场,打乱了原来的计划
不仅如此,还把这些品牌的主打款酸奶吃了个遍,算是自己给自己的福利吧
下面就来聊聊这几款KOL们频繁推荐的减秤低温酸奶品牌


因篇幅较长,全文分上下2篇,本文为下篇


产品线扩展,Less or More,向下 or 向上,功能酸奶 and 植物基酸奶
所有品牌都在扩充产品线 。扩充产品线实际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对于相应负责的产品经理来说则是九死一生


简爱今年扩充的产品线线上销售还没有起量的,新品包括裸鲜奶、父爱配方(>3岁)、米布丁、高蛋白酸奶 。去年推的身体知道和更早推的孕妈酸奶也是销售惨淡 。目前来说,简爱的销售靠0蔗糖和父爱配方两大产品线支撑,年初还位于第三极的裸酸奶已经下滑到可以忽略的地步或许是受到不添加、Less is more的限定,感觉简爱在新品开发上有点缩手缩脚;另外新品拓展不力,或许和创始人渠道而非产品出身有关
看起来简爱擅做减法,不擅作加法虽然简爱目前在天猫的儿童低温酸奶、无糖低温酸奶两个类目中领先,但当竞品也发力在这两个类目之后,简爱又往何处走呢?


北海牧场目前销售领先的是流心系列(草莓芝士流心、白葡萄流心茉莉、白桃流心玫瑰)、奶酪布丁,此外濃、每日清体在抖音上销售也不错 。其LP28、家庭装、高蛋白3.1、没蔗糖也好吃、气色销售占比偏低 。流心|爆珠并非行业首创,此前安慕希也有类似产品 。#宝石碗#(包装创新)成了主打的话题点北海牧场的消费者可能更注重颜值、形式上的东西、好玩,也可能不太关注配料表和健康,北海牧场产品的配料表通常比较丰富


卡士线上销售最好的是餐后一小时、双倍蛋白,此外YOKEEP、断糖日记、鲜酪乳和活菌奶销售也不错007家庭装、无添加、原态酪乳销售占比偏低 。此外,近期卡士还推出了鲜牛奶产品和功能软糖 。卡士的餐后一小时、YOKEEP是2017-2018推出的产品,今年新品中销售相对好的是断糖日记 。卡士在高端化的路上走得很坚决,也很扎实令人惊奇的是卡士竟然推出乳酸菌软糖这个和卡士之前的产品区别很大,不管是渠道还是推广方式;对不擅长线上的卡士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总部都位于广东的卡士和简爱,近期不约而同推出鲜奶产品,一方面说明企业的发展已到了拓展酸奶以外乳制品的阶段,另一方面也可能表明酸奶的增长遇到了瓶颈


乐纯在品牌创立阶段时的产品方向上做对了2件事,一是高蛋白高品质,二是甜品乳品化(也有咸的酸奶);是社媒上被提及好吃相对最多的品牌但后来在多元化的路上走的很激进,其拓品思路主要是围绕乳制品和消费场景相关的产品品类包括低端酸奶(纯净系列)、咖啡、代餐奶昔、奶酪、烘焙、麦片、益生菌等除了三三三倍酸奶和拉菲牛奶,其它SKU销售占比都很低乐纯最早的用户、核心用户,应当是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客群,对价格不敏感
乐纯在拓品时,不自觉地在从上往下走从天猫的客群反馈看,消费者对所拓展品类的产品都有所诟病,最主要的是在品质方面这是非常危险的
创始人在2016年接受访谈时曾提到“我一直有个观点是:未来的品牌,一个像百事这样的品牌集团公司,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能够同时运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众的品牌” 。2018年乐纯完成可口可乐战略融资之时,提出了“乐纯孵化社” 。问题在于乐纯还没有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不适合盲目多元化 。而且,由于乐纯基本上所有产品都是代工模式,品类越多管理难度越大
与简爱要做好加法不同,乐纯在产品上应当做减法、聚焦、坚持做高端
顺便提一下,三三三倍酸奶的口味很多,品牌自己称为乐纯博物馆,常规产品和季节性产品加起来,有几十种之多 。在线上售卖是好事,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口味,品牌可以将不同产品间方便组合成不同营销主题;但在线下是个灾难,不可能容纳那么多SKU 。在这一点上,乐纯应该学Blueglass 。既然有那么多SKU,除了三里屯最早的门店之外,应当开连锁线下品牌专卖店


总的来说,抛开具体的品牌不谈,在拓品方向上,一是围绕功能性产品、功能酸奶,这个有点类似此前分析的功能性软糖,前提是需要在基础研发(如菌种、高温灭活工艺)上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像乐纯那样围绕酸奶核心做消费场景的拓展,但是需要控制速度、数量,爆品策略
关于无糖|低糖产品的口感(注意不是代糖),从销售数据和consumer voice看,都已经不是问题,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可以为了健康美丽牺牲口感(有消费者评论无糖酸奶原话,“完全不甜,甚至很酸 。我刚开始必须拌水果才能喝下去,但是最终还是适应了下来”),这个市场已经够大至于代糖,经过元气森林的反面教育,普通消费者对代糖已经有了清楚的认知,笔者在罗森逛店时耳朵里就意外飘过一位普通女性消费者正好谈论“代糖这种无糖不是好事”
关于植物基酸奶,目前还是销量很低的类目 。很奇怪做植物基酸奶的品牌为何定价都要高于酸奶,在绝大部分消费者认知中植物基的营养价值低于动物基,而环保并非他们的需求、乳糖不耐受的客群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多或许定价策略是制约植物基酸奶发展的关键因素


【分品牌运营】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或者说才需要考虑分品牌运营
举2个例子
【下 简爱、卡士、乐纯、北海牧场,聊聊KOL眼里的减秤酸奶品牌】一是简爱的父爱配方系列和0蔗糖系列 。这两个系列客群不同,需求不同,卖点不同;看简爱的官微就会很别扭以这2个系列目前各自的销售体量,社媒、电商、运营和产品团队都应该独立运营、独立考核,产品线之间做好协同即可
二是乐纯的Oneshot咖啡 。如果品牌确实定位于新的增长点,那么独立运营、互相引流是最好的方式


产品和品牌名称
关于品牌名称
简爱取名讨巧,名著的谐音,不过在search时难以找到匹配的内容
卡士ClassyKiss,品牌创立时想要消费者感受欧陆风情,实际在用“卡士”search时难以找到官方账号,必须加上“ClassyKiss”
北海牧场,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牧场,只是为了日系的谐音,可以理解
乐纯,源自法语“Le Pur”,意为纯净、天然、真实


关于产品名称,多元化、潮流化并没有问题,但产品名称取名的水平对销售有直接影响 。举几个例子:
简爱的身体知道,是益生菌产品 。可是,消费者看到这个名字,不知道卖的是啥呀!结果是,身体知道,消费者不知道
简爱的父爱配方,虽然目前销售很好,也理解取名是为了差异化和不落俗套 。但是购买者主要是宝妈,宝妈们看到这个名字难道心里没想法?
北海牧场的3.1,乍一看以为是蛋白质含量,实际是蛋白质倍数 。3.1如果是蛋白质含量,就毫无话题性和质感,销售不佳也就不奇怪了 。与之相反的是卡士的双倍蛋白,产品名称交代的很清楚
卡士的餐后一小时,很明确地交代了消费场景
卡士的YOKEEP,创意应该是参考Keep,连广告片主题都是自律、和Keep一样 。但是消费者会觉得很亲切
乐纯的主打产品三三三,虽然内在逻辑细思需要推敲,但表达的很清楚,三倍牛奶三倍乳酸菌三倍蛋白质


共创哪家强?
共创,毫无疑问,是乐纯做的最好,确切的说是早期的乐纯,不夸张地说共创是乐纯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乐纯做共创,主要特色在于:
产品研发:榴莲酸奶的诞生、“最适合在办公室吃的零食是什么”,都是共创的结果
酸奶的包装,是人人都可以投稿的杂志
乐纯的贡献者封号:乐纯的热心小伙伴,根据自己的特长帮助乐纯成长,有的帮乐纯申请商标,有的帮乐纯设计瓶子,有的帮乐纯送货,有的帮乐纯推荐货源......
收益分享:共创零食的第一个月整体销售额的5%,平均分配给所有参与创造它的资深吃货们


简爱也在做共创,竟然还要收费,事实上是在卖套餐,也是没谁了


种草内容
各品牌种草内容(包括BGC和付费内容)的方向基本一致
对于常规产品,一是自制食谱、各种DIY轻食、吃法,二是减脂低卡控糖、与运动健身结合
对于儿童产品,主要是安全透明放心、科普育儿


主要营销案例点评
乐纯*莫奈
奈雪的杯中艺术馆一样,属于包装营销,广告语是2.5亿元的艺术美食
乐纯与莫奈的结合有2款产品,一款是ONESHOT冰滴咖啡,一款是三三三倍酸奶
ONESHOT冰滴咖啡*莫奈做了套装,号称咖啡管上的莫奈画展 。套装中丝巾相对实用,但威士忌酒瓶、水洗牛皮夹比较鸡肋 。套装要么不做,要么组合物需要有与品牌定位相称的质感和设计
三三三倍酸奶*莫奈,外包装还是用了有自身IP(PUPU)的常规产品,里面的杯身用了莫奈的画作 。这个真是神操作了,在线下店根本看不到莫奈的身影,还不如反过来莫奈在外、PUPU在内
莫奈是好牌,可惜没用好


乐纯*有趣有爱回收行动
这是2021上半年乐纯的主打campaign
但是,有抄袭三顿半的返航活动之嫌
而且,乐纯的回收行动、和鹰集的回收活动一样,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感 。酸奶的包装物不同于三顿半的咖啡盒,要么体积大占地方、要么收到时已经有所污损,总之不是那么便于收藏
创新之处在于与公益萌宠结合,回收岛设计为流浪动物庇护所,迎合了时下(物质生活富足)年轻人的关注点


简爱*炒酸奶
#炒酸奶 主打酸奶为食材的各种DIY,抖音上播放量超14亿次


北海牧场*吃不胖的酸奶
#吃不胖的甜点酸奶 话题简单直接、直击消费者心坎,抖音上播放量超4100万次


乐纯*肯德基
2020新春,肯德基推出九龙金玉牛乳茶,用了乐纯的整块酸奶奶冻
合作形式不错,抖音上声量也很高,但是抖音上的内容都是肯德基付费做的,和乐纯无关
另外,肯德基的客群和乐纯的并不匹配


简爱*乐乐茶
简爱官宣自己成为乐乐茶全线酸奶原料供应商,这点在branding上很有用,起到示范效应


卡士*新叶NEAVES之卡士果汁
新叶NEAVES是位于华南的果汁连锁品牌,主创团队在为新品取名时将卡士的品牌加入其中,名为“卡士果汁冰”,而后为让一些认为产品是冰沙的消费者消除误会,将该品类改名“卡士果汁”。2018年,新叶NEAVES的卡士果汁平均占据其销量的50%,部分门店高达70% 。同年,与卡士达成了品牌授权、共同研发、共同宣传、共享供应链的等几大板块的合作
虽然这则信息不是卡士而是合作方所发,但同样是渠道合作的标杆案例不足之处在于卡士是用常规产品而不是定制产品进行的合作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上的“商业浪花”


#简爱酸奶
#卡士酸奶
#乐纯酸奶
#北海牧场
#营销案例
#战略


参考:
1、“简爱酸奶争议不断,销量却逆势增长,谁在为高端酸奶买单?”,互联网那些事
2、“简爱酸奶」完成8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将用于牧场建设打造超级供应链 | 早起看早期”,36氪
3、“简爱酸奶的“零添加”野心”,母婴前沿
4、“我们为什么又和酸奶较上了劲?”,新零售商业评论
5、““伪日货”元气森林还能忽悠多久?”,财经国家周刊
6、“元气森林撕掉「日系」外衣,国产「洋品牌」的套路不好使了?”,爱范儿
7、“元气森林,泡沫下的虚假繁荣”,观点
8、“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向往智商税”,青驿
9、“创始人王维嘉:面对乳业市场的新机遇,卡士如何造风而行?”,新乳业
10、“视频 | 卡士:中国高档酸奶第一品牌是如何炼成的”,里斯战略定位咨询
11、“评测了市面上23款无添加酸奶,这3款给孩子喝堪称完美”,放娃Lady
12、“用户共创品牌 | 乐纯酸奶的21个贡献者”,露露的下午茶
13、“真格天使项目「乐纯」获可口可乐领投数亿元战略投资,真格继续跟进”,真格基金
14、“自诩酸奶中爱马仕的乐纯,专家称是“障眼的皇帝新装”,根本不值得买!”,胡说有理
15、“自封“拉菲”牛奶,乐纯被指忽悠、欺诈消费者,代工厂广西乳企体系检查得分垫底!”,胡说有理
16、“FBIC2020 专访乐纯 | 20元奶茶已被大众接受,为什么15元酸奶不可以?”,每日食品
17、“成为爆款、合伙人退出,争议不断的乐纯既要高端又要大众”,财经天下周刊




声明
【版权声明】本号所发内容系原创作品,欢迎在标明来源的前提下转发,严禁抄袭 。
【免责声明】
1、本号所发表内容属于交流探讨性质,所有言论仅供参考,无意冒犯任何可能的相关方 。如不同意本号内容或观点的,请自动忽略即可
2、本号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 。转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数据、文章、视频等)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号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 。
3、本号摘录或链接的内容(图片、数据、文章、视频等),均为非商业性应用,选用时均尽可能列出资料来源和出处 。但有时可能为二次或多次引录,难免不够准确,请予以指出当改正为谢 。
4、本号所推内容不侵犯他人著作权 。如涉及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小编改正或删除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