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话中用一一为君子和小人画画像


天地之中话中用一一为君子和小人画画像

文章插图
古代君子的本义,原指古代统治者和管理社会的贵族男子 。后来泛指道德修养比较完善的人 。古代的小人,原指民众和地位低下、见识短浅的人 。后来主要指道德修养不足、人格卑鄙和见识短浅的人 。我们看一下古代圣人对君子和小人的画像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语出《论语.为政》,周是周全、周到的意思,比是比肩、勾结的意思 。
译文:君子做事往往能够周到周全的考虑多数人的利益,团结多数人而不相互勾结 。小人往往相互勾结而不会去周全的考虑整体的利益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语出《论语.里仁》,喻是晓喻、比喻、开导、沟通的意思 。义,公正合宜的意思,指天下合宜之理 。利是义之和,利益 。
译文:君子不论做事言行,考虑问题,晓喻他人,都是以公正合宜的道理作为根据,小人往往以利益作为出发点来考虑、行事 。
君子求诸己,小1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语出《论语.卫灵公》 译文:一个具有君子修养的人,总是要求自己,遇到问题总是从自身的各个方面来找原因,小人总是要求别人,出现麻烦,总是从想方设法推脱逃避责任,而不去反思自己 。
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语出《论语.卫灵公》,和以处众曰群,无阿比之意故不党 。译文:君子总是合群而不结党,小人总是结党而不合群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语出《论语.子路》 译文:君子可以同周围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从来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趋同他人的意见 。小人则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求和别人完全一致,不会同周围的人保持和谐的关系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语出《论语.子路》,泰者大也,安稳、安泰、安定的意思,骄,傲慢骄矜的意思 。译文:君子安详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却不安祥舒泰 。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语出《论语.宪问》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和天地生机运行的道理,小人向下,通晓现实名利、物质利益、财货官位的取舍之道 。君子追求目标和理想的是“合于道”,是向上的,所以叫上达,小人追求的目标的现实的利益,是向下的,所以叫下达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语出《中庸》,君子做事遵循中庸之道,总是能够长养万物的生生之德 。小人见识短浅,不达根本,行为做事总是杀伤中庸的生生之义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语出《论语.颜渊》,意思是:一个君子,看到朋友同事存有美好的德行和愿望,总是愿意成就别人的善行,如果朋友有了违背生生之义的愿望和坏事,却不会去帮助他 。小人则是相反的,总是不愿看到别人的美好愿望实现,而总是愿意帮助别人实现杀伤生生之义的恶行 。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却很难以讨他欢喜 。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欢喜的 。等到他用人的时候,他总是会量才而用 。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却很容易讨他喜欢,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也会欢喜;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总是求全责备 。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在不得志的时候也能安贫乐道,固守自己的操守,小人不得志的时候就会失去道德底线,胡作非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坦荡之人心光明无碍,戚戚之人形神忧虑 。君子光明磊落,心无挂碍,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君子心胸开阔,思想洁净坦率,所以君子的形貌多是舒畅安定的;小人心中私欲太多,常常忧虑担心,外貌总显得忐忑不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