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和普京都动不了的卢日科夫 叶利钦与普京


叶利钦和普京都动不了的卢日科夫 叶利钦与普京

文章插图
从1992年开始,卢日科夫在莫斯科市长位上一坐就是18年,叶利钦和普京都不能动他,然而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不久,就轻易解除了他的职务 。那么梅德韦杰夫是怎么做到的呢?
卢日科夫因为支持叶利钦,因此,1991年,俄罗斯独立,叶利钦被选为了总统后,他就把卢日科夫提拔为莫斯科市副市长,不到一年,又把他提拔为市长 。从此后,他就在莫斯科当了18年市长 。而且由于卢日科夫因为得到叶利钦的同意,实现了让莫斯科自治,因此他在莫斯科一手遮天,被称为莫斯科的“新沙皇”,叶利钦和普京根本不可能插手莫斯科的事情 。
要知道,无论叶利钦还是普京都是强人,为什么卢日科夫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干18年市长,他们把卢日科夫无可奈何呢?
▲卢日科夫
卢日科夫并不是那种懂得钻营投机的政客,再加上他又没有背景和学历加持,因此他在50岁之前,都是个从事化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寂寂无名的中层干部 。
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拔叶利钦当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不过,对于和戈尔巴乔夫同岁的叶利钦而言,他并不因此感恩戈尔巴乔夫,反而在权力欲望的驱使下,一直想取代戈尔巴乔夫 。
当然,叶利钦也深知,虽然他和戈尔巴乔夫年纪相当,不过戈尔巴乔夫比他早十年入党,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政治资本,比他要雄厚得多 。所以当他走马上任后,为了巩固地位,同时也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心腹,他立刻就对党政机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各种理由撤换掉了市一级的领导和区委书记 。
也就是在领导班子大换血的时候,作为化学工业部负责人的卢日科夫,有了向叶利钦汇报工作的机会 。在有限的接触过程中,他给叶利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叶利钦又正好在组建新的领导班子,因此,卢日科夫得到了提拔,成为了市农工总合体局局长 。不久后,他又被提拔为莫斯科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
接连获得提拔和重用,心存感激的卢日科夫自此对叶利钦忠心耿耿 。不管叶利钦安排的是什么任务,卢日科夫都不遗余力地完成,这让叶利钦对他也愈发信任 。
只是好景不长,由于叶利钦在大会上一口气提了20多条意见,批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结果叶利钦遭到了全体委员的指责,并在大家的商议下,一致同意解除叶利钦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
新的市委第一书记上任后,虽然没有解除卢日科夫的职务,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卢日科夫由于是叶利钦提拔起来,因此受尽冷遇,在领导班子里成为了一个边缘化的官员 。
1990年,叶利钦在“民主派”的支持下,当选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随后他联合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最高领导人发动政变,促成苏联解体 。在这个过程中,卢日科夫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叶利钦 。
1991年,俄罗斯独立后,叶利钦被选为了总统,卢日科夫也被提拔为莫斯科市副市长 。不到一年,由于市长波波夫退休,叶利钦下达总统令,任命卢日科夫为莫斯科市市长 。
▲围攻白宫
1993年,叶利钦总统和议会的权力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议会不仅利用立法权,不断剥夺和削弱总统的权力,同时他们还发起弹劾叶利钦的议案 。
这一番猛如虎的操作,差点就让才上任不久的叶利钦下课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手握兵权的叶利钦,指挥军队包围俄罗斯的议会大厦——白宫,准备用武力迫使议会解散 。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假如叶利钦失败,那么叶利钦的政治前途不仅会葬送,同时他还很有可能有牢狱之灾 。所以一些政坛投机客在不能确定叶利钦实力的情况下,都不敢轻举妄动 。
但身为莫斯科市长的卢日科夫,没有像政客那样选择做一个伺机而动的观望者,而是立刻利用手中的权力,切断了白宫的电路、供水和电话 。军队方面也开始炮轰白宫 。在呼啸而过的炮弹和震耳欲聋的爆发声中,白宫颤抖了,白宫里坚守的议员也绝望了,于是他们选择了投降 。
胜利的叶利钦如愿建立了总统集权制,而议会则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国家杜马,从此以后沦为总统的陪衬 。
卢日科夫由于有功,因此在叶利钦这里享受了诸多特权 。
当时叶利钦在全国推行“休克疗法”,但卢日科夫不认可这项经济改革,于是他说服叶利钦,让他搞“一国两制”,把莫斯科全权交给他来管辖 。
随后,卢日科夫经常戴着一顶招牌式的鸭舌帽,游走在莫斯科的工厂、学校、贫困的居民家中 。他不像那些传统的俄罗斯官员那样摆官僚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和任何人任何阶层都能打成一片 。因此,市民们对他没有戒备,在他面前畅所欲言 。而他也因此获得了许多有价值,能令他思路大开的改革想法 。
虽然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但久经社会动荡,早已破败不堪,于是他一边鼓励市民下海经商,一边靠着从商户手中收来的税收大搞基建,修路、盖楼等等 。
卢日科夫虽然搞的也是私有制改革,但不算激进 。在推进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政策,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没过几年,鳞次栉比的高楼就如雨后春笋一般铺满了莫斯科 。繁荣的商业,更是让莫斯科显得生机勃勃 。
不光商业可圈可点,工厂和企业也都进入了良性的发展机制,市民们的就业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同时,卢日科夫还增加了市民的福利待遇,又提高了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等 。
卢日科夫还对行政体系等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实行自下而上对个人负责的制度,这样一来,就大大地培养了官员对上级领导的忠诚度 。
此外,他还把分配财政预算作为杠杆,让所有市政部门都成为竞选的服务单位 。另外,他所在的市政府,也对媒体有一定的控制和影响力 。
总之,卢日科夫的改革和管理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在1995年就向莫斯科国库上交了4万亿卢布的私有化收入 。可以说,私有化收入上,莫斯科已经在全国遥遥领先 。
【叶利钦和普京都动不了的卢日科夫 叶利钦与普京】▲叶利钦
媒体纷纷称赞卢日科夫创造了“莫斯科神话”,莫斯科市民亦对他爱戴有加 。但凡是让莫斯科锦上添花的,市民们都说是卢日科夫干的;但凡政策上出现了问题,市民们就说是在执行的过程与卢日科夫的改革出现了偏差 。总之,卢日科夫成了他们心里的“沙皇”,以致在莫斯科出现了“认得卢日科夫,不认得叶利钦”的情形 。
嗜权如命的叶利钦,顿时感受到了权力受到了潜在的威胁 。再加上当时不断有人在说,卢日科夫将竞选总统,这一切都让叶利钦无法容忍 。但卢日科夫每年上交财政的收入又是俄罗斯联邦的主要来源,这让叶利钦想要动他,却又不得不三思 。
卢日科夫何等聪明,他主动向叶利钦表态,他没有当总统的实力,也没有当总统的欲望,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继续担任莫斯科市长 。有了这番表态,叶利钦也就放心了 。这样,卢日科夫不仅继续从叶利钦手中获得特权,又确保自己获得市长连任 。从这件事看来,卢日科夫的政治智慧还是不错的 。
普京当选总统后,不仅打服了车臣极端分子,解决了分裂危机,同时他还一举重创了七大寡头之一古辛斯基 。
古辛斯基是卢日科夫的盟友 。2000年竞选总统时,卢日科夫在古辛斯基的支持下,曾参加了总统竞选,并且还成为了普京的重要竞争对手之一 。不过,由于叶利钦施压,卢日科夫主动放弃了竞选 。
看到普京的霹雳手段,卢日科夫在为自己当初能主动退出竞选感到庆幸之余,也积极为普京造势,成为了普京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 。
不过,卢日科夫也有他的底线,那就是绝不允许总统来插手莫斯科事务 。
叶利钦时期,叶利钦虽然想对莫斯科指手画脚,但卢日科夫始终我行我素 。在发展莫斯科的决策上,并不真正听从叶利钦的指挥 。
普京时代,卢日科夫虽然和他形成了新的关系,但是他依然以各种手段“抵制”普京插手莫斯科事务 。甚至他还不顾普京的反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外来人口进入莫斯科 。考虑到全国80%的金融资本都聚集在莫斯科,国家财政收入3个卢布就有1个卢布是莫斯科创造出来的 。因此,普京对卢日科夫把莫斯科打造成的“国中国”的事情,并没有进行铁腕打压,反而他还授予了卢日科夫不少荣誉称号 。
▲普京和卢日科夫
2007年,已经在市长位子上干了15年的卢日科夫,毫无悬念地再次当选为市长,而他也因此成为俄罗斯总统和总理之后的第三号实力人物 。
一个人能在市长位子上一直坐庄,这也是非常厉害的事情,因此人们调侃说:“时间在前进,国家在变化,莫斯科在变化,只有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不变 。”
2008年的总统大选在即,按宪法规定,普京已经连任两届总统,不能再次参与竞选 。于是在普京的支持下,总理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而他则退居于总理之位 。
谁也没想到,梅德韦杰夫上任后的三把火中,就有一把火烧到了卢日科夫身上,直接把他搞下了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梅德韦杰夫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私下里找到卢日科夫,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但卢日科夫拒绝了他,还极力劝说普京,表示俄罗斯需要强人政治,希望普京能通过修改宪法,继续出任第三任总统 。无疑,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传到了梅德韦杰夫那里 。
2010年7月,罕见的高温和干旱引起了俄罗斯史无前例的大火灾 。随着火势蔓延,全国受灾面积扩大到了19万公顷之多 。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卢日科夫恰好带着家人在国外度假,直到数日后才姗姗回国 。
普京接见了卢日科夫,对他的迟归不仅没有批评,反而还表示理解 。
但梅德韦杰却认为他作为莫斯科市长,却在救火行动中缺席,这显然是一种恶劣行径,所以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
梅德韦杰夫的批评让卢日科夫非常不满,于是他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对总统办公厅进行了反驳 。他强调,他只休息了6天就匆匆回国,并且他还受到普京的夸奖和支持 。他表示,他受到总统办公厅的无端批评是不可理解的 。随后,他又在报纸上发表言论,批评梅德韦杰夫暂缓批林建路的决定,而批林建路正好是普京提出来的一项建议 。
▲梅德韦杰夫和卢日科夫
总之,卢日科夫这种“不把村长当干部”的做派,大大地触怒了梅德韦杰夫 。随后,卢日科夫的妻子,也是俄罗斯唯一女亿万富翁的发家史被媒体扒了出来 。就在民众震惊的时候,反对卢日科夫的人,又不失时机地指出莫斯科在卢日科夫的治理下,房价居高、腐败和垄断盛行等弊端 。
在舆论的影响下,克里姆林宫“适时”地表示,希望卢日可夫能在一周内自愿辞职 。并表示,只要他愿意辞职,克里姆林宫会给他安排一份新工作,并且还能在克里姆林宫的领导层里安插他一个亲信 。
然而,心高气傲的卢日科夫拒绝了这一安排,拍拍屁股度假去了 。
一周后,卢日科夫休假归来,照常到市长办公室去办公 。
然而仅过了一天,梅德韦杰夫就下达了总统命令,解除了他的市长职务 。原本在这之前,普京还曾向卢日科夫保证过,让他一直干到2011年任期结束,甚至还能延长到全国大选的时间 。
也许正是普京这一保证,增加了卢日科夫的底气 。毕竟梅德韦杰夫虽说是总统,但全国人民都知道,真正的实权还是掌握在普京手中 。所以卢日科夫并没有把梅德韦杰夫看在眼里,甚至还一再挑衅他的总统权威 。
急于摆脱傀儡总统嫌疑的梅德韦杰夫为了立威,也为了体现他有独立行动的能力,因此在短时间里,果断解除了卢日科夫的职务 。
当然,梅德韦杰夫能轻松让卢日科夫下课,不得不说还得归功于普京 。
原来,以前的市长竞选都是地方直选,莫斯科又被卢日科夫打造成了俄罗斯联邦政府不能染指的“莫斯科王国” 。由于没有俄罗斯联邦政府干预,卢日科夫又在地方上拥有绝对的权力,所以他才能一直稳坐市长宝座 。
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以此为借口,收回了地方直选的权力 。当时卢日科夫还对此表示坚决支持 。只是他没想到,正是这一权力的收回,让梅德韦杰夫有了可以解除他职务的法律依据 。
不管怎么说,在解除卢日科夫职务的这一决定上,普京并没有反对梅德韦杰夫,甚至可以说,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是同谋,是他们一起做掉了卢日科夫 。不过,卢日科夫虽然那时候才大梦惊醒,却一切都晚了,他再也没有抗争能力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