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伤胃的药有哪些 伤胃的药有哪些

【常见的伤胃的药有哪些 伤胃的药有哪些】

常见的伤胃的药有哪些 伤胃的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胃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与遗传、地域、环境、精神、饮食等因素息息相关,大家对此可能并不陌生 。此外,还有一种药源性胃病,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它的定义是由于药物或者用药不当所引起的胃肠道损伤,它可引起胃痛、反酸以及食欲减退等等不适,甚至可能导致胃糜烂、出血或者穿孔的症状 。那么,哪些药会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伤害呢?
1.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解热镇痛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贝诺酯;还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普生、保泰松、水杨酸钠等都属于这类药 。
这类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小到感冒发烧,大到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尤其是体质较差容易感冒发热的人群,经常服用会对脾胃造成损害,导致日常营养吸收差,导致体质变得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这类人群建议平时多食用一些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早睡早起,多锻炼身体,平时要以预防为主,感冒时也尽量选择一些中成药,多关注一些成药的成分 。例如我们常用的三九感冒灵,虽然它里面有中药成分,但是里面也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平时治疗时也要注意服用这类药时不能和其他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一起服用,一些西药如幸福科达琳、速效伤风胶囊等等,都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 。还有一些女生痛经就服用芬必得,如果肠胃方面也不是很好,一般不推荐一痛经就服用芬必得,因为芬必得里面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布洛芬 。再者就是痛风经常服用双氯芬酸钠的人群,这类人群最常见的另一个病症就是胃也不是很好 。


这类药物引起胃黏膜损伤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直接刺激胃黏膜,另一个就是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抑制了环氧化酶的活性,使得胃黏膜内的前列腺素减少 。因为前列腺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所以前列腺素的减少,会使胃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 。所以有胃炎或者其他胃病的患者,在疾病的活动期,要禁止使用这些药物;如必须服药时也尽量在饭后服用,这样子可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
2.激素类药物这里说的“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简称,常见的有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这类药物会减少粘液分泌以及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短期内大量服用,可引起应急性溃疡或者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炎等等 。有胃炎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也会加重病情,严重的可导致胃出血或者胃穿孔 。一般来说,在胃病急性期、活动期时禁止使用这些药物 。如果在胃病稳定期必须服用上述药物,也尽量在饭后服用,服药时也尽量搭配一些抑酸药或者胃黏膜保护剂 。


3.抗血小板药这类药物最常见的就是阿司匹林,主要是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以及预防 。这种药一般一吃就是半年甚至是几年,对胃肠道的轻微刺激,逐年累积,容易引起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性胃炎、消化性胃炎,甚至出血等 。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肠粘膜失去了保护作用,导致胃肠黏膜-碳酸氢盐屏障功能减退,使其更容易受到传统危险因素(冷、酸、酶、盐)的侵害,发生消化性溃疡;阿司匹林还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直接损害胃黏膜,减少内皮细胞增生,促发溃疡产生;氯吡格雷、噻氯匹定、西洛他唑、可抑制二磷酸腺苷,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抑制血小板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血管增生,减缓溃疡愈合而导致出血、溃疡 。


4.高血压药如高血压患者常用的利血平因为其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可损害胃黏膜;胍乙啶等可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从而使胃溃疡以及胃出血的发病概率大大增加 。
5.抗肿瘤药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去氧氟尿苷、洛莫司汀、阿糖胞苷等都属于这类药,这类药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直接刺激胃黏膜,从而促使胃溃疡或出血 。
6.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均能兴奋迷走神经,使胃酸分泌增多而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等 。
7.抗菌药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吉他霉素等,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对胃黏膜产生损伤,服用者容易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胃溃疡、出血、穿孔 。红霉素是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可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等 。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四环素、新霉素等抗生素可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吸收不良性腹泻、溃疡 。


8.抗过敏药氯苯那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抗组胺类药,可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导致胃溃疡或者出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