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剂对身体危害 慎食膨大剂水果


膨大剂对身体危害 慎食膨大剂水果

文章插图
一、膨大剂是水果*吗
膨大剂是“水果*”?食品添加剂有毒?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曝光,人们对“吃”得安全越来越重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证“吃”得安全,在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三届广西食品安全*上,采访人员就群众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咨询了相关专家 。
“水果*”
膨大剂被妖魔化
合理使用无害
据专家介绍,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促进蛋白质生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正常使用膨大剂可以促进果实增大、早熟,提高产量 。只有过度使用或者使用不当,才会引起果实畸形、裂果、掉果等现象 。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膨大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在广泛使用膨大剂 。现在市场上很多都使用膨大剂,膨大剂是不是“水果*”与用量有关 。
专家简单教大家来区别膨大剂是否过量,以草莓和西瓜为例 。
一看,过量使用膨大剂的草莓个头超大,外形有不规则凸起、颜色青红分明,而且能轻易掰开,多为空心 。过量使用膨大剂的西瓜容易长成畸形,如两头不对称,中间有凹陷、头尾膨大等 。二摸,过量使用膨大剂的草莓泛青部分摸起来比较硬,发红的表皮摸起来有软软的感觉 。过量使用膨大剂的西瓜摸起来没有正常西瓜光滑 。
二、草莓形状怪异应慎食畸形草莓或含膨大剂
目前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但却有市民反映,在市场上买回的草莓形状怪异,个头又特别大,吃起来淡而无味 。昨日,采访人员走访福州市场了解到,草莓大量上市,最近草莓成水果市场主角之一,价格也较春节前降了一半左右 。针对市民的疑问,采访人员也采访了我省的相关果蔬专家 。
草莓大量上市
天气转暖,水果市场的主角也在发生着变化,菠萝、芒果、油桃……各色水果缤纷登场 。其中,草莓成了各家水果店的“新宠” 。随着草莓上市量大增,其价格也越来越低 。春节前每斤卖到15~20元的草莓,现在跌到10元左右,有些甚至跌破10元 。采访人员走访福州仓山区多家水果店注意到,有些草莓个头均匀,但有些草莓个头特别大,有的呈扁形 。
“草莓用了膨大剂或其他激素类药后,会出现形状硕大且不规则、中间是空心的,且生长期变短,颜色也更鲜艳,吃起来味道淡,并且口味酸 。”福州海峡果品批发市场水果批发户陈老板透露,早年草莓使用膨大剂在业内已不是秘密,但近几年随着草莓品种的改良,有些大个头的草莓未必是使用膨大剂的 。
多因素致草莓个大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属蔷薇科植物,营养丰富 。“个大的草莓可能是品种改良了;畸形的草莓可能是由于授粉不当以及品质退化,还有一个原因是种植过程中喷施了过量膨大剂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膨大剂的成分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的物质,通过促进果实中的细胞分裂和体积增大达到增产目的 。加入了膨大剂后,草莓保质期短,皮也比较薄,肉质不紧实,应慎食 。
“草莓的品种很多,以前福州种植的草莓主要是日本的‘丰香’品种,个头小,口感甜,但是抗病力比较差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草莓研究专家表示,现在市面上卖的很多草莓个头比较大,是因为现在我省、广东地区,主要种植的草莓品种来自美国的“甜查理”,这个品种的草莓个头就是偏大,虽然口感稍差,但食用是安全的 。
草莓上的“芝麻”成红色得小心
草莓应该怎么挑?专家提醒,尽量挑选鲜红均匀、色泽鲜亮、有光泽的草莓;个头太大的,长得奇形怪状的草莓要慎买 。此外,草莓表面的“芝麻粒”应该是金黄色的,如果“芝麻粒”也是红色的,那有可能是染色的 。购买草莓的时候可以用纸轻拭草莓表面,如纸上粘了大量红色,就要小心了 。
此外,挑选草莓时可从外观着手,选择颜色鲜红、蒂头叶片鲜绿、表皮籽分布平均且无损伤腐烂者 。若是外表白色的部分过多或带青色,都表示尚未成熟,不宜购买 。此外,草莓含水量高、表皮薄,易受到机械性伤害或微生物侵入而腐烂变质,建议现买现吃 。
三、膨大剂对人体危害是什么
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会发现吃到的水果有的个头特别大,樱桃、草莓、西瓜等都会比正常的要大很多,其实这种样子的水果都是通过膨大剂作用的结果,有的水果在过量使用膨大剂后会出现瓜果破裂的情况,在我们平时的饮食当中也会经常吃到使用过膨大剂的食物,那么,膨大剂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
膨大剂是什么?
“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 。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 。在我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橘等作物上 。
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属于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 。我国在批准农药登记时,在标签上规定了用药时期、用药剂量和施用方法,标注了使用范围和安全间隔期 。同时,我国还先后制定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残留标准,指导和规范农药使用 。
膨大剂对人体有无危害?
张朝贤说,正常使用条件下,膨大剂可以促进果实增大、早熟、提高产量 。但如果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引起果实畸形、裂果、掉果等药害现象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膨大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博士表示,国外曾做的细胞实验上,已有实验发现氯吡脲对哺乳动物细胞的GTP酶组装有影响 。2004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动物实验后,指出长期使用氯吡脲,对大鼠的肾脏有影响,使其体重下降,对兔子的皮肤、眼睛有轻微刺激 。
因此,膨大剂是否对人体有害,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
以上就是关于膨大剂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的介绍,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日常的饮食现在也不敢保证安全性,特别是经常吃到的食物会有各种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在平时的饮食当中我们要尽量的选择食用没有侵害和污染的食物,这是最重要的 。
四、猕猴桃有膨大剂吃了有害
中国江苏网5月20日讯近日,一则关于“猕猴桃使用膨大剂不要再购买”的帖子在*朋友圈内疯狂转发 。到底猕猴桃中有没有使用膨大剂?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对此,专家表示,除了猕猴桃,很多水果在种植的过程中都会使用膨大剂 。作为一种植物类激素,膨大剂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副作用 。
100克猕猴桃净增80克?
这则帖子称,“猕猴桃如果不使用膨大剂,果体小,难以销售,果商也不愿意购买,产量、产值都会下降 。在被誉为猕猴桃之乡的周至县各乡镇、村落以及县城的农资经销店随处都能买到四川或杨凌产的膨大剂 。膨大剂使一个100克的猕猴桃,净增80克左右 。当地90%的果农均采用膨大剂增产,以保丰收 。”
另外,该帖子还称,膨大剂主要危害神经系统,也有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痴呆等 。
 大部分水果使用膨大剂
昨天,采访人员来到亚联水果批发市场探访了解到,不光是猕猴桃,西瓜、葡萄等很多水果都会使用膨大剂 。
“这里卖的大部分水果哪个不用膨大剂?”一名胡姓老板告诉采访人员,柿子、葡萄、番茄、西瓜、苹果和梨等多种水果在种植的过程中都会使用膨大剂 。
杨氏猕猴桃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杨声谋也证实说,膨大剂是一种可促进细胞分裂的激素 。一般业内在猕猴桃的花凋谢20天之后会普遍使用 。
另外,采访人员查询了相关资料了解到,膨大剂的学名为氯吡脲,化学名称为细胞激动素 。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 。
 专家释疑
剂量微小对人体无害
对此,扬州大学园林专业的何小弟教授表示,早在若干年前,国家农业部就曾明确表示可以使用膨大剂,只不过在使用剂量上需要严格控制 。膨大剂也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安全使用多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何小弟还强调说,猕猴桃膨大剂使用剂量微小,对人体也是无害的 。“一旦过量使用,果实不但畸形、口感差,而且不易保存 。”采访人员安琪
小窍门
如何判断膨大剂水果?
杨声谋说,如果发现猕猴桃表皮特别粗糙,毛孔特别大,很有可能就是使用过膨大剂 。其次,一般猕猴桃呈椭圆形,重量在每个2两左右 。如果遇到块头特别大,中间肚子很鼓的猕猴桃,也有浸泡过膨大剂的可能 。
【膨大剂对身体危害 慎食膨大剂水果】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