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创造冬奥场馆里的“暖和光”|中国人的故事 | 比赛服( 二 )


2008年北京奥运会,贺阳如愿让灵动的祥云图案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设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独具中国水墨画韵味的笔触勾勒出连绵的雪山,再次将传统文化和冰雪运动巧妙融合。穿越时空,年轻人与传统美学的共鸣,在这一刻被唤醒。

他们创造冬奥场馆里的“暖和光”|中国人的故事 | 比赛服
文章插图

如今,国风国潮是最受年轻人们欢迎的时尚表达之一。无论是将汉服作为日常穿搭,还是将古韵古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加以改编,归根结底都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近几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上传统美学,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汉服、国潮,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望。不光是满足个性,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的过程,更加深了年轻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像这次冬奥制服的核心图形——赛区山形,我们想表现的不只是山水本身,更是一种博大包容、仁者之风的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不光是用文字去表达,还能通过意象、通过设计来体现。”贺阳说。
冬奥大幕即将开启,当身着“天霁蓝”的志愿者穿梭在赛场时,当身着“霞光红”的工作人员用热情打破冬日的冷寂时,那闪耀的文化自信之光,辉映于心。
“赛场上,0.01秒的差距也许来自服装和装备的不同”
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从未停止。
2000年悉尼奥运会,伊恩·索普穿黑色连体紧身泳装,宛如碧波中前进的鲨鱼,劈波斩浪,一举夺得3枚金牌,他身穿的鲨鱼皮泳衣从此名震泳界。
同样的法宝也出现在冬奥赛场上。
1974年,瑞士选手弗朗茨身着创新连体速滑服进入赛场,这位平时名不见经传的选手竟滑进了前8名。自此,能够有效减小风阻的连体速滑服风靡世界。
2004年索契冬奥会上,短道明星查尔斯?哈梅林在男子1500米比赛中,身着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连体服氨纶紧身衣,一举夺冠,再次让世界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追逐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奥运纪录的一次次刷新,离不开运动员的努力与天赋,也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加持。运动员的“战袍”早已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更是科技实力的体现、综合国力的缩影。
在北京服装学院的国家冬季运动服饰装备研发中心里,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冰雪科学家刘莉正在与师生们一起,研究一种新型的短道速滑服装面料。运动员们在做最后的冲刺训练,刘莉和她的团队也进入了比赛服的最后设计调试阶段。

他们创造冬奥场馆里的“暖和光”|中国人的故事 | 比赛服
文章插图

短道速滑项目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这支队伍被称为“王者之师”。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中国选手杨扬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勇夺冠军,为中国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女队更是包揽了女子短道速滑比赛全部金牌,创造了历史。比赛中,运动员滑行时速超过50公里,如风一般飞驰,决胜在秒的千分位。战术千变万化,运动员位置排列密集,极易发生肢体冲撞,因此对服装要求极高,既要减小阻力,又要解决防切割问题。
探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国冰雪运动起步较晚,大部分运动员装备依靠国外进口。随着中国成功赢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大众冰雪运动时代宣告开启,冬季运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出资建成体育风洞实验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历年品牌赞助、海外定制的一批比赛服拿过去进行测试。”刘莉说。现实的结果摆在眼前,国外的供应商并没有把最好的科技应用在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服中。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一定要自己解决关键难点。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