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是被逼的… 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其实都是被逼的… 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文章插图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其孙朱允炆即位,而作为第四子的朱棣也早早就藩,镇守北部疆域 。此时的朱棣一直勤勤恳恳的镇守国家,与北元作斗争,丝毫看不出造反的意图 。然而新帝登基,朱允炆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 。看着其他兄弟相继被贬为庶人,朱棣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 。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非嫡非长,且正逢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之际,朱元璋自然是无暇顾及朱棣,甚至朱棣出生七年之后才得朱元璋赐名 。所以说,朱棣的童年其实并没能享受到朱元璋的疼爱,然而作为太子的长子朱标,却格外受宠 。朱元璋亲自选出大学士宋濂担任太子师,对于朱标十分关爱,身在在朱标死后,力排众议立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子 。
由此可见,朱棣的心中定是存在怨言的,但是朱棣却并没有朱元璋造反的决心,毕竟朱元璋造反时不过孤身一人,不论造反与否,面临的都是死亡的命运 。可是朱棣毕竟身为藩王,一旦造反被发现,面临的便是株连九族的命运 。所以,尽管朱棣对于朱允炆登基心生不满,但是显然朱棣并不打算付诸行动 。那么,沉默的朱棣最终为何要选择造反呢?依小编分析,朱棣之所以选择走上造反的路,其实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自愿,而是被迫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道衍的劝说道衍原名姚广孝,他虽是个和尚,但是他所学习的却并不是一般和尚吃斋念佛的那一套,而是阴阳术数之学 。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下令挑选和尚随侍各个藩王,道衍以“奉白帽著王”为由,说服朱棣选中了他 。而所谓的“白帽著王”,即皇字 。由此可见,朱棣内心的确有反意,但是朱棣依旧没有打算发起造反,因为道衍到燕王府之后每每劝说朱棣造反,但是朱棣却不以为意,并未将道衍和尚的劝告放在心上 。
朱棣与道衍剧照
道衍的确是一个有恒心的人,他在劝说朱棣造反未果的情况下,依旧持之以恒的劝说朱棣,甚至在朱棣被劝烦了的情况下依旧“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然,从道衍的身上也映证了“水滴石穿”的可行性 。因为在道衍的日夜劝说下,朱棣最终萌生了造反的意图 。
道衍的劝说虽然表面上并没有起任何作用,但是朱棣天天都要被劝说造反,想必早已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段时间里,朱棣每天一看到道衍,脑袋里想的恐怕就是“造反”二字,这样的条件反射在此后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朱允炆派人捉拿朱棣的时候,他脑袋里第一反应不再是顺从,而是造反 。
朱元璋的偏宠说起朱允炆削藩,还得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白身起家,建立起不可一世的明朝帝国,期间也曾遭受过许多人的背叛,甚至他的侄子朱文正都曾背叛过他 。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陆续将曾和他并肩作战的许多名将斩杀,在跟随他作战的将士中,只有汤和幸免于被朱元璋杀害的命运 。
朱允炆剧照
可是,杀光了大将,万一发动战,明朝又该如何应对呢?朱元璋自认为聪明的将自己的各个儿子派到各地,并赋予他们兵权,这也为朱棣后来的造反提供了军备 。朱元璋在世时,这些儿子自然不敢有怨言,可是朱元璋一死,朱允炆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论谋略,论胆识,远远比不上常年作战的各位叔叔,尤其是以善战著名的朱棣 。所以,朱允炆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听取了齐泰和黄子澄提出的削藩的构想 。
说到朱元璋,他与朱棣的造反也脱不了关系,朱棣虽然并未受过良好的教育(当然,这是相比太子朱标而言的),但朱棣从实战中还是学得了不少经验的,只是朱元璋并不重视朱棣,反而每天都召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毕竟朱标是长子,朱棣想来尽委屈,但是不敢心生怨怼 。令人想不到的是,朱标死后,朱棣原本信心满满的以为论资排辈也总该轮到自己做太子了,但是沉迷于丧子之痛的朱元璋竟然不顾大臣的反对,力保朱允炆为皇太子 。朱标当太子是因为他长子的身份,可是让朱允炆做皇太子,遑论朱棣不能接受,怕是一众藩王都不服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