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加莱猜想 原来我们如此有幸看到“庞加莱猜想”的证明( 二 )


2000年5月24日,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把庞加莱猜想列为七个“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 。另外六个分别是:P对NP问题,霍奇猜想,黎曼假设,杨-米尔斯理论存在性与质量缺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存在性与光滑性,BSD猜想 。
这七道问题被研究所认为是“重要的经典问题,经许多年仍未解决 。”克雷数学研究所的董事会决定建立七百万美元的大奖基金,每个问题的解决都可获得百万美元的奖励 。时至今日,也仅有庞加莱猜想被完全攻破,另外六大世界难题,目前还没有任何被彻底破解的可能性 。
完全意料之外,2002年,有个署名为佩雷尔曼的俄罗斯数学家在网站上发布一篇34页的关于证明庞加莱的论文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急切想论证这样的论文的正确与否,然而针对于如此重大的一个猜想来说,34页的内容实在太简略了,完全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于是人们不断要求作者给出进一步细节的过程,佩雷尔曼妥协了,并且将这样的过程进行了2次,也就是在发表了3篇文章之后,便再也不做同样的妥协了 。与此同时,他也将自己的论文原稿发给了世界最顶级的拓扑学家,请他们审核检查,这样的一步是最明智的做法,也许可以再补充证明里缺失的细节 。半年之后,这几位最顶级的数学家们一致认为,佩雷尔曼的结论是对的,只不过还有些许瑕疵需要补充 。但是这些都已经属于边边角角,佩雷尔曼先生不屑于做这些的下脚料的活了,在他的思路彻底被数学界明白之后,最终有人完全弥补了这些小缺憾 。终于在2006年,这一百年重大猜想正式升级为定理 。
这里,如果不重点介绍一下佩雷尔曼这位超级大神,那这篇文章就要失去大半色彩了 。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与 庞加莱猜想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1966年6月13日出生,犹太人,俄罗斯数学家 。这位先生跟所有的数学天才一样,从小就展示出了无与伦比的数学家气质,6岁便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计算水平了 。1982年,佩先生进入圣彼得堡第239中学学习,然而仅仅3个月之后,16岁的他便代表苏联参加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一举拿下满分42分的金牌 。很快,一所美国的大学便向他抛出橄榄枝,承诺丰厚的奖学金,这时,佩先生隐士高人的风范就开始展现,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中学毕业后,佩雷尔曼免试进入圣彼得堡大学数学系学习,并选择了当时数学界最艰深的分支之一——微分几何学 。接下来的求学之路应该算得上是按部就班了 。1987年,佩雷尔曼考取了苏联科学院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并于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 。
IMO会徽
1993年,佩先生访美,在访美期间,佩先生解决了第一个重大的数学问题“灵魂猜想” 。美国人再也不希望漏掉这位显露头角的天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一批著名学府高薪聘请他任教,但是一如既往都被谢绝了 。佩先生最终回到了研究生时代的研究所工作 。佩先生对于数学的态度非常纯粹,只想一心一意扑在钟爱的事业上,他特别鄙视那些浪费国家经费却不出多少成绩的数学南郭先生们,这一特点,也让他最后还是离开了这里 。由于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欧洲数学会于1996年给他颁发“杰出数学家奖”,毫无疑问,他没去领,原因真的不祥 。。
2003年 佩雷尔曼美国访问
进入到新世纪,尤其是在他苦思庞加莱猜想十年之久,他的证明被数学界承认之后,各种赞誉,采访蜂拥而至,一时间,他成了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数学界最有名的数学家 。然而,佩先生对名利毫无兴趣,只在乎是否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接受了没几次的采访,便已经彻底厌倦,一度玩起了消失 。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访人员们都只是从身边的朋友那里知道,佩先生大概是个生活单调枯燥并且没有追求的人,食物永远只吃黑面包,牛奶,散步永远只去林间小路 。毫无疑问这样的生活对于他这样一位不出世的天才来说真是太不匹配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