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决堤 1887年黄河发生大决堤


黄河决堤 1887年黄河发生大决堤

文章插图
黄河决堤(1887年黄河发生大决堤)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千古绝唱《登鹳雀楼》,将黄河的波澜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
几千年来,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被中国人尊称为“母亲河” 。可是,黄河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的悲伤” 。据统计,从公元前168年到1840年,2000年间,黄河流域一共发生了316起大小洪灾 。算一下,平均约6年就有一次洪灾 。如此高的洪灾频率,在世界各大河流中是极为罕见的 。
其中,在1887年发生的一次洪灾,造成黄河决堤,一次性就淹死了100多万人,是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洪灾 。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33年前吧 。
1887年,中国正处于清朝光绪年间,形势一片大好 。
那时候,清朝早已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收复了新疆,西方列强暂时没有与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计划,国内外形势较为稳定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启动的洋务运动,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李鸿章奉命组建了北洋水师,从国外购买了一批新式舰船,成为保家卫国的坚强力量……
从种种情况来分析,将这段时期称为“同光中兴”,都是名副其实的 。
然而,谁能想到,仅仅是一次洪灾,就把“同光中兴”打回了原形 。
1887年春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随着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春雨增加,黄河上游、中游地带迎来了春汛 。由于水利不兴,河道管理不善,进入7月后,永定河、北运河、黄河等河流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决堤 。这些决堤带来的损失不大,没有引起清朝的重视,为后来的黄河大决堤留下了隐患 。
9月30日,在经过连日暴雨后,积蓄了足够力量的黄河终于爆发了,在郑州出现决口 。开始,决口只有30余丈 。只用了3天时间,决口就迅速扩张到300余丈,相当于1000多米 。浑浊的黄河水,像一头咆哮的野兽,挣脱了堤岸的束缚后,向下游扑去 。堤外的城市、村庄,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被黄河水淹没……
在这次洪灾造成的大决堤中,郑州、开封这两座大城市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清朝时期开封是河南省的省会,郑州是一座新兴城市,人口稠密,经济活跃,这就使得大决堤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格外沉重 。
按照正常的理解,发生洪灾之后,官府应该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堵住决口,赈济灾民,开展灾后重建 。可是,清朝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着力调集人手,防范人民起义 。到了10月15日,清朝才发放10万两银子的赈灾款 。到了11月9日,清朝才派遣礼部尚书李鸿藻奔赴河南,督办河务,抢修河堤 。
李鸿藻是清朝名臣,做过同治皇帝的老师,为官清正廉洁,却并不擅长河道治理,因此抢修工程进展缓慢,而且不够坚固,1888年6月又被洪水冲垮 。经过反复折腾,直到1889年1月20日河堤抢修工程才宣告完工 。
光绪皇帝对李鸿藻的表现很不满意,以督率无方之名将他罢免,革职留任 。不久,李鸿藻回京述职,也未能恢复职位,直到1888年光绪皇帝大婚,才开恩让他官复原职 。
在1887年黄河大决堤中,“受伤”最重的,当然是当地老百姓了 。清朝时期,国家没有建立灾害统计报告制度,因此难以知道精确的死亡人数 。但从各种州县志记载的数据显示,这次大决堤,至少造成了150万人丧生 。
【黄河决堤 1887年黄河发生大决堤】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