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作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明月出天山作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文章插图
明月出天山作者(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邑 , 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
1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 , 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 , 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 , 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 , 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 , 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 , 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
2注释
⑴关山月:乐府旧题 , 属横吹曲辞 , 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 , 伤离别也 。”
⑵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 , 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 , 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 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 , 吹过玉门关 。
⑷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 , 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 。”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 , 去平城十余里 。”
⑸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 窥伺 , 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 , 湖因青色而得名 。
⑹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易·坤》:“臣弑其君 , 子弑其父 , 非一朝一夕之故 , 其由来者渐矣 。”
⑺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
⑻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 , 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 , 流光正徘徊 。思妇高楼上 , 悲叹有余哀 。”此二句当本此 。
3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 , 戍卒的遭遇 , 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 , 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
【明月出天山作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 , 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 , 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 , 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在这样的矛盾面前 , 诗人 , 征人 , 乃至读者 , 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 。这种渴望 , 诗中没有直接说出 , 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 ,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 , 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
离人思妇之情 , 在一般诗人笔下 , 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 , 与之相应 , 境界也往往狭窄 。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 。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 , 才会如此下笔 。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 , 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 。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 , 并在这样的思索中 , 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 , 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 , 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 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 , 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 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 , 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 , 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 , 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