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七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七次信息技术革命

文章插图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七次信息技术革命)
本文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线,探析未来信息变革的趋势与方向 。
上一篇文章我们探讨了解读的意义,并且一起欣赏了5G时代的三个精彩片段 。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纵贯整个人类历史的话题——七次信息技术革命!正是信息的价值,才让人类成为了世界的主宰,这么说,或许毫不为过 。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一大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今天的内容,可以从这两个故事讲起:
故事一:通天塔 上帝与人类约定,以彩虹为记号,不再发洪水危害大地,于是人类自此都以亚当语进行交流 。
所谓居安思危,这时人们疑惑了:以后真的不会再有洪水泛滥了吗?
虽然上帝做了承诺,但没有必要一味把希望寄托于此 。经过商量,人类决定找寻别的栖息地,以防灾害再次来临而无处可逃 。于是齐心协力开始建造著名的通天塔,他们要让塔顶直通天国 。
由于语言相通,信息沟通毫无障碍,建造工作进行地十分顺利 。然而,此事触怒了上帝,为了惩罚狂妄自大的人类,上帝打乱了人类的语言 。
没有了共同的语言,信息交流不畅,人们只得各自散去,通天塔的建造就此废弃了 。
故事二:裘力斯·凯撒 功勋盖世的凯撒掌握着罗马帝国的大权,在即将称帝的时候,其执政官、共和派代表凯歇斯联合其他贵族,说动了凯撒身边颇有权势的执政官布鲁托斯,谋划刺杀凯撒的行动 。
当凯撒死于共和派的刀下时,全城动乱,布鲁托斯站在舞台告知大众,凯撒是如何独裁和凶残,如果让他称帝,罗马将陷入黑暗统治 。
布鲁托斯慷慨激昂的语气、义正辞严的态度,让惊慌的罗马民众瞬间团结起来,他们高呼“布鲁托斯”,憎恶凯撒的恶行,认为他死有余辜!
凯撒的心腹安东尼假意与共和派修好 。当布鲁托斯离开以后,安东尼登上舞台,表达对凯撒的沉痛悼念,歌颂共和派的正义行动 。在博取大众共鸣之时,趁机循循善诱,将矛头反转指向共和派,并出乎意料地开始将凯撒的种种英雄事迹娓娓道来 。
在百姓处于茫然的关键时刻,安东尼掏出一卷羊皮纸,称是凯撒的“圣旨”:要将自己的田地、资产全部赠与百姓 。
那卷羊皮纸其实什么都没写,但民愤早已激起 。罗马百姓开始沉痛怀念凯撒,为他歌功颂德,并齐刷刷地攻击共和党中参与刺杀行动的贵族,凯歇斯和布鲁托斯被迫逃亡,最后自杀!
故事感悟 通天塔的故事表明了,信息传输的失败,导致了人类合作的失败;而凯撒的故事,则向我们彰显了通过信息传输能够引导大众的情绪与行为,其带来的效果非常强烈 。
然而故事中,也向我们充分展现了信息传递存在的弊端:统治阶级与罗马民众之间存在信息差,如果二者之间的信息能够同步,那么当真相摆在大众面前时,他们的立场或许不会发生多次的动摇与反复 。
大家是否也从两则故事中,初步感受到了信息的力量?
与此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信息差可以造成多么强烈的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明白,信息差是横亘在供给与需求中间的大山,挡住了彼此需要的人们 。
为了打破信息差的局面,一场在人类历史上浩浩荡荡的信息技术革命,拉开了序幕 。
一、语言成就人类 语言的诞生,是人类社会最终成为世界主宰的重要因素,但语言是如何产生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我们也无法加以深度探索 。
我们不妨以上帝的视角,来一同感受一下,语言究竟是如何成就人类的 。
在距今7万到3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似乎是被上帝摸了一下头,掀起了一场认知革命:
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大脑内部的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 。
进而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社交属性,这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语言的根本原因 。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今日,为何微信能够成为全球顶尖的应用?为何陌陌能够受到那么多用户的青睐?又为何微博会推出“绿洲”,阿里会推出“如我”,纵使头破血流,也要不惜余力地抢占社交领域的一席之地?
我们是否可以回复这样的答案:毕竟,社交是上帝为我们人类创造的特有属性 。
好了,让我们继续语言成就人类的话题 。较之动物,人类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的分享 。
一只猿猴对世界的认知虽然有限,但众多猿猴如果将各自的认知分享出来,信息就具有很大的价值,而语言就是帮助信息分享的载体,也促进了猿猴的进化 。
这便是人类的历史上的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诞生主要解决了信息分享的问题 。然而语言信息具有不稳定性,单靠语言的传递会造成误传 。
如果我们需要将某些信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就必须有可以承担这个任务的新载体——于是文字出现了 。
二、文字创建文明 比起单靠语言的面对面同步传输,文字的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发了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
文字作为一种远程信息传输工具,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有了传承的力量,让古代的老百姓能够了解到文艺界和政治界的大事: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韩非深刻的哲学思想,还是一国之主发布的诏令,哪怕是大字不识的平民百姓,也能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传播知晓一二 。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七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出现,主要解决了信息记录的问题 。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承,也难有人类文明 。
《史记》的问世,无疑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50多万字的纪传体通史,共耗费240万片竹简,在当时可装满很多辆马车,能够占据藏书阁很大的空间 。
在传播手段和信息尚不发达的汉朝,《史记》的流传犹如涓涓细流一般在夹缝中缓缓流淌 。正如《史记》的描述所言,竹简无法进行便利的信息传递,人们需要新的文字载体,这种更先进的技术就是印刷术 。
三、印刷术推动现代文明 印刷术时代,人类社会实现的不仅是远距离传输,还有信息的大量传输 。
造纸术的发明,使信息记录的成本大大降低,《史记》等作品的传播速度终于得以提高,人们可以手抄图书将其流传下去 。
印刷术的发达,则解决了“量”的问题 。将信息进行大量远距离传输,使承载着知识内容的书籍得以批量生产,快速流入社会 。
成本的下降,使平民百姓得以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思想 。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无疑是这段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
人们通过文字和纸张实现远距离通信,各种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纸和印刷术创造了古代文明的高峰 。
作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传承,用书籍和纸张传递信息的方式直到现在仍在广泛使用 。然而无论是信件邮寄,还是书籍出版,都存在延时的问题 。
在信息传递爆发期,当人们迫不及待地等待回信,又百般焦急地担心信件在传递途中是否遗失的时候,无线电登场了 。
四、无线电引领现代文明 历史的车轮开到了20世纪,无线电通信大行其道,马车、信使作为信息传递枢纽的时代不复存在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天下百姓陷入苦难,而无线电却大量投入军用,迎来了自己的辉煌 。参战国的指挥官利用无线电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得以快速掌握战况 。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大约有6万人拥有无限电台执照,其中约90%为战争和军事工业服务 。而纳粹德国想要占领别国,最初的手段就是控制电台 。时至今日,广播电台和收音机依然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工具 。
第四次信息革命实现了语音的同步远距离传输,突破了文字、距离和延时的限制,使人们通过声音直接获取即时的信息内容,并感同身受 。
电报和广播这类信息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重大突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信息量小,媒体形式单一,主要以声音为主,文字信息也非常简短 。
信息通信历经变革,在实现文字和语音的传输之后,将走向图像和视频传输的道路,将信息传播推向了新的高度 。
五、电视推进现代文明 电视的普及,标志着多媒体的诞生,它集声音、文字、图像和影像于一身,让信息传输实现了实时、大规模和远距离 。更重要的是,大众有了直观感受、信息这个载体从此开始有了感情色彩 。
这样的感情色彩,在越南战争的报道中尤为典型 。在战争早期,受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民众耳闻目睹的全是战争中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 。
报纸和广播所播报的战况、伤亡人数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没有强烈的代入感,但电视直播将画面呈现,让大众产生直观强烈的感情 。民众通过电视播放的残酷画面终于意识到,战场上根本没有所谓的英雄和浪漫,只有赤裸裸的血腥杀戮和绝望 。
电视作为多媒体的重要载体,让信息传递的方式更加丰富、更有感情和冲击力,它的问世成为现代文明的代表之一 。
然而,电视的信息传输是单向的,我们只能接受给定的信息,却不能把自己的信息传输出去,双向互通,无法依靠电视来实现 。
六、互联网引爆当代文明 迄今为止,恐怕没有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令人激动的了 。
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传输达到了信息革命史上的最高水平,它有效集合了之前信息载体的所有特征:实时、远距离和多媒体,还兼具信息双向互通的优势 。
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也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
2000年以后,网游兴起,博客流行,在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中,丁磊、张朝阳、王志东以及马化腾等人抓住了第一波信息浪潮的先机,也让大众体会到时代的变迁 。
丁磊的网易,张朝阳的搜狐,王志东的新浪以及马化腾的腾讯——中国互联网的四大门户,一度成为四足鼎力的局面,作为第一梯队的互联网公司,至今屹立不倒 。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岁月充满了创世纪的特征,这是一个万物野蛮生长的年代 。走在信息革命最前沿的人,不少成为获益者,甚至被载入史册;即使失败者,也是如此迷人 。能够参与其中,便是你我之幸 。
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革命,它追求的是自由、开放、共享,相距千里之外,人与人之间可以用互联网进行实时、高速度、多向交互的信息交流 。
在这个背景下,人类正在经历着信息爆炸 。
这是糟糕的时代,信息爆炸带来不少社会问题:网瘾、网络犯罪、虚假新闻等;这也是美好的时代,各种信息高效互通,社会效益大大提升,透明度大大提升 。
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当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时,传统互联网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想要的“随时随地”的信息传输 。一个崭新的时代呼之欲出 。
七、智能互联网与第七次信息革命 语言成就人类,文字创建文明,印刷术推动古代文明,无线电引领近代文明,电视机推进现代文明,而互联网则引爆了当代文明 。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全新起点,这就是第七次信息技术革命,而第七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智能互联网 。
传统互联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高速度的信息传输;而智能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信息传输体系,由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和智能学习等共同构建 。
1. 移动互联是智能化的基础 移动互联彻底打破空间限制,让使用场景成倍扩张 。就如我们现在所用的手机,打电话只是最基本的功能,而进行万物信息传递、移动支付,并且兼具各种多媒体应用,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万用机,才是它的真正用途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互联网初见端倪,各种移动智能产品开始影响着各个行业,并且将逐步实现人-物互联和万物互联 。
移动互联将带来多米诺骨牌一般的效应,推动着变幻莫测却又有迹可循的信息时代向前发展 。
2. 智能感应延伸了人类的器官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成功的基石 。
单从“感应”这一点来说,其能力就已经无处不在,光是一款智能手机,就带有重力感应、压力感应、触摸感应、辐射感应、影像感应、人脸识别等诸多功能,并且还能通过各种智能识别,对外界进行感知 。
智能感应就是要把对世界的认知,从人的器官通过机器模拟出来,并且延伸得更远、更强 。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到来,更多的智能产品将不断涌现;而有的产品,还没等到物联网的辉煌时刻到来,就已经在一轮轮残酷的厮杀中被淘汰 。
3. 大数据重建了认知世界的基础 传统的网络还只是信息传输,我们只关注到信息的流动,而很少关注信息的存储和分析 。
而5G时代的云存储技术,帮助我们记录着日常发生的一切,形成的大数据,将重建人类社会新秩序和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 。
京东的成功,一大关键源自于它自主研发起来的一整套物流技术,这套技术囊括全部购物配送流程和全价值链 。从前端交易,到产品供应链,再进入到核心的仓储、配送、客服和售后体系,最终细化到每个用户的购物和浏览记录 。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产品的数据积累,是京东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保障 。京东可以根据大数据的存储判断出客户的购物情绪,从而为该客户配备擅长处理相关情绪的客服;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群体,并针对不同的群体,推送不同的优惠券、相关服务和产品;甚至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上,精确预测出用户下一步鼠标会点击哪一个菜单 。
大数据的海量性、多维性和全面性,注定会催生出新事物,这个新事物就是凌驾于它之上的智能学习 。
4. 智能学习是第七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 智能学习是在对大数据进行大量分析的前提下,通过总结进行最优选择,找到高效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路径 。
而提起智能学习,最令人激动的、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无疑是大名鼎鼎的阿尔法狗 。阿尔法狗主要采用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和蒙特卡洛树搜索法,根据落子选择器和棋局评估器,进行自我深度智能学习 。
2016年3月,阿尔法狗对战韩国顶级棋手李世石九段,最终以4:1轻松胜出 。最后,李世石无奈说出机器的冷酷令他“有种再也不想跟它比赛的感觉” 。
智能学习让机器超越人类成为可能 。
智能互联网将整合移动互联、智能感应、大数据、智能学习的能力,形成一种全新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进程 。
结语 历史就是如此有趣,旧的东西正在消逝,新的东西正在破土而出 。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5G的三大场景、六大特点,核心技术以及全球格局 。
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5G中国必将引领时代潮流 。
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
相关阅读 解读5G时代(1):解读的意义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