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月法 中国古代天文之干支记年月日时法


天干地支纪月法 中国古代天文之干支记年月日时法

文章插图
天干地支纪月法(中国古代天文之干支记年月日时法)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 。我国古代用干支计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这样把天干、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共有六十个组合 。
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六十甲子 。过去人们就用这种方法记年、记日、记时的 。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
2.乙丑1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
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
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
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
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
7.庚午17.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
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
9.壬申19.壬午29.壬辰39.壬寅49.壬子59.壬戌
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
年、月、日、时干支纪法
(1)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为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表便得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干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 。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
(2)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
(3)干支纪日法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
(4)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干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诀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天干地支纪月法 中国古代天文之干支记年月日时法】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该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天支,便可推知其余 。
昼夜时辰的干支计算
地球自转一周,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 。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 。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仍相反 。
一昼夜的划分方法,西历是以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分六十分,每分为六十秒来计算 。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算 。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 。每一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 。列表对照如下:
子:下午十一时至夜一时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丑:夜一时至三时未:下午一时至三时
寅:夜三时至晨五时申:下午三时至五时
卯:晨五时至七时酉:下午五时至七时
辰:上午七至九时戌:下午七时至九时
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亥:下午九时至十一时
由上可知,传统的十二时辰是以夜十一时为起算,十一时以前为一日,夜十一时以后为次日,与西历零时,即夜十二时起算差了一小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