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鉴别 犀牛角鉴别有图有真相( 二 )


(1)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黑犀,近长方的是非洲白犀;
(2)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 。
犀牛角
犀牛角
从犀角杯成品来看,先看杯口沿的形状,若是圆形的(比如碗等)肯定是非洲黑犀,长方的多半是非洲白犀,椭圆的便可考虑亚洲犀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犀角极其珍贵,雕刻者一定是根据角的形状来考虑雕什么东西 。就算是他接到一张订单定做什么式样,他一定是会去寻觅同这式样相符合的角,而不是拿一个形状不符的犀角去强加工,浪费大量材料 。其次看柄 。若柄顶部截面较长的而又不是后接的多半是亚洲犀,因为亚洲犀才有阔的裙边雕成阔长的柄 。最后看腔 。腔特深的非洲犀可能性大,因非洲犀尺寸大,底凹腔深 。从年代上来看,虽然明代已有非洲犀进口,大部分明犀角制品还是亚洲犀 。非洲犀制品要到乾隆时期才开始大量生产 。
犀牛角
二、犀角杯的种类
工艺和断代
按造型,犀角杯可分为单柄或双柄,杯式,碗式,高足,三足,槎式,叶式,双联,水注,瓶壶等 。按内容,犀角杯可分为素身,花卉动物,仿古青铜器题材,和人物故事风景四大类 。从落款而言,目前所见的包括鲍天成或天成,柏和,伯弘,伯邓铭,伯雅,长至前,陈贤,敦复堂,方弘斋,合卿,和愚,胡见中,胡思生,胡星岳,胡允中,姜吕尚,蒋仁锡,季玉,李樵,李中甫,林弟,六顺堂,刘司农,秘阁珍藏,冗清楼藏,瑞之,商铭,觞云堂,盛辅功,兔床,兴城,燕喜堂,尤侃直生或直生,友沫望,尤以良,尤雨源(尤通),袁尚卿或尚卿,周文枢,子京(项元汴)等 。
犀角的雕刻工具和象牙的雕刻工具大致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犀角在盐水中煮软后可以用手扳动 。有些犀角雕复杂的造型便是靠手工扳而形成的 。
怎样断犀角杯年代的早晚呢?笔者的经验总结是:一看刻:构思随形,刻工简布局疏朗的早(比如晚明);构思有创意工精不简的是早清;布局繁复匠气重的是乾隆;有复杂镂雕的整支雕杯是晚清 。(这反映了工匠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从惜材如金实用出发发展到纯粹迎合买家求繁求奢侈的心理 。)
二看脚:镂雕足,平足,足浅的相对较早(比如明或早清),足深的较晚(如乾隆及以后) 。三看色:染色成蜜色的大体上较早(比如明或早清),淡褐或褐色的乾隆为多,而黑褐色或黑色的多半是清后期作品 。(这反映了时代审美风格的变化 。)
不一定是犀牛角
不一定是犀牛角
不一定是犀牛角
此犀牛角板指(此料从照片来看也很难说,只能说犀牛角特征明显,要看实物才能断定)可能是明末清初时器物,高:3.3厘米,孔径:3.3厘米,重21克 。可能是采用亚州犀牛角的尖部做的,犀牛角的尖部是犀牛角最好最嫩最珍贵的部位 。
当然,这只是总体上的一个大致概括,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的,具体杯还应具体分析 。
同样是仿古题材,要体会它们不同的雕刻风格:看螭龙直似要从杯上窜出来;也有的装饰纹规矩而呆板 。看它们的足:再比较它们的色泽区别,等等 。
明代苏门答腊犀牛角雕达摩
明代苏门答腊犀牛角雕达摩
明代苏门答腊犀牛角雕达摩
高15.3cm 。质量189g 。角雕油质通透,竹丝纹明显,鱼子纹清晰 。蘸温水后闻之清香、无腥味 。是亚洲犀牛角的上品 。犀牛角雕底盘如西瓜子,角细长 。是苏门答腊雄性犀牛角雕 。
犀角杯自明代起就有其它材料的仿品,比如木,竹,瓷,石,金属等 。这些仿品如果本身能考证出确切的年代,那么对犀角杯的时代风格考证也会有帮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