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超越张本智和?深度分析:19岁世乒赛亚军莫雷高德的技、战术特点( 二 )


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没错 , 那就是当年瓦尔德内尔等人的主要特色 。
由于莫雷高德的技术框架如此“复古” , 这也使得他在比赛过程中拥有同时代一般人所没有的优点与缺点 , 具体来说就是:
其一 , 是对正手的重视程度明显更高 , 这也是张本智和、林昀儒等人不及他的地方;其二 , 是反手在相持中会比较吃亏 , 因为弹击等技术虽然在速度上有所保证 , 但旋转明显不及拧拉 , 而且台内起板上手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 , 容易被对方率先拿到主动权 。
通过观察莫雷高德世乒赛的晋级过程 ,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两点一直伴随其前行 , 正手优势和反手劣势都表现得非常显著 , 所以多次打到决胜局才分出输赢 。
但是等到进入决赛面对各方面实力都非常强大的国乒选手樊振东时 , 莫雷高德的正手并不占优 , 反手又处于下风 , 这就显得非常被动 , 最后惨遭4-0横扫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

二、强大的战术思维:真正的“老瓦接班人”
常言道:技术不够 , 战术来凑 。 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也会像军事家一样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技术实力)来实现胜利 , 当年瓦尔德内尔之所以能纵横乒坛 , 就是因为他的战术思维达到了世界最顶尖的水准 , 而毫不夸张地说:
莫雷高德在这方面也是超一流的 。
如前所说 , 莫雷高德因为正、反手有着鲜明的优点与缺点 , 所以会有意地扬长避短 , 尽量集中优势技术来猛攻对手 , 其中最核心的两个字就是——“变线” 。
是的 , 战术型运动员最喜欢、也是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 就是通过不断的变线来改变对手的站位 , 尤其是面对喜欢打阵地战的选手时 , 变线是改变双方实力对比的最佳方式 , 只有让其疲于奔命 , 才能做到“在运动中消灭对手” , 避免将比赛拖入到相持阶段 。

我们看马龙、林昀儒等新时期的男乒选手 , 他们虽然也擅长在落点、线路上牵制对手 , 但本质上仍然是以打上旋球相持为核心的运动员 , 与当年的瓦尔德内尔、马琳等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 但莫雷高德却不是如此 。
虽然他也进行相持 , 但却丝毫不介意比赛过程中的旋转变化 , 转、不转 , 上旋、下旋、侧旋 , 莫雷高德都会非常放肆地进行转换 , 这既能够说明其头脑非常灵活 , 但同时也能看到他刻意避免与对手硬拼上旋球实力的决心 。
此外 , 莫雷高德在明知樊振东反手更强的情况下 , 他在决赛还能通过反手爆冲、暴弹等技术得分 , 这也说明其赛场应变能力非常强 , 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的技术缺陷 , 的确是一个厉害的对手 , 难怪被称为老瓦的“接班人” 。

三、莫雷高德与张本智和等人的对比
通过分析莫雷高德的技战术特点 ,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与张本智和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乒乓球运动员 , 再加上二人不同的成长环境 , 结果造成了完全不同的比赛“画风” , 具体差别如下:
其一 , 张本智和打球比较凌厉 , 凶狠有余、但灵巧不足;莫雷高德则是战术大师 , 打球非常有头脑 , 但由于技术存在短板、且基本功也不太扎实 , 所以有时候给人一种“耍小聪明”的感觉 。 其二 , 张本智和的技战术核心全部围绕在反手的“快”上面 , 所以其他人会尽量避开这一环节来迎战他;而莫雷高德的反手恰好是短板 , 于是对手反而会盯着这一块穷追猛打 。 其三 , 张本智和父母来自训练超级严格的中国乒坛 , 所以其勤学苦练的程度远强于莫雷高德 , 这也使得他的技术看起来更加扎实 , 而莫雷高德的动作则显得有些散漫 , 而且比赛过程中情绪化严重 , 这也让他备受批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