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城上竖降旗 君王城上竖降旗的读音( 二 )


侯夫人
隋炀帝色情迷楼里一个可能还是处女之身的宫女,最后自缢而死,臂悬锦囊,左右取进,得自感诗三首 。
她死后颜面艳若桃花,美貌异常,臂系锦囊,中藏宫怨诗,引发杨广无限悲伤,令选美失职渎职的宦官自尽,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死后才得到帝王无限宠爱并且美名、才名俱满天下的美女 。
侯夫人大约16岁进宫,24岁左右自杀,存诗13首,为初唐四杰先声 。
其一曰: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 。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
其二曰:
“欲泣不成泪,悲来翻强歌 。庭花方烂熳,无计奈春何 。”
其三曰:
“春阴正无际,独步意如何 。不及闲花草,翻承雨露多 。”
又妆成诗云:
“妆成多自恨,梦好却成悲 。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
又遣意云:
“秘洞遍仙卉,雕房锁玉人 。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 。”
又有咏物寄意的空灵飘逸的小诗《春日看梅》
砌雪无消日, 卷帘时自颦 。
庭梅对我有怜意, 先露枝头一点春 。
又自伤云: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 。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 。寒春入骨清,独卧愁空房 。跚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 。平日所爱惜,自待却非常 。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 。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 。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 。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 。性命诚所重,弃割亦可伤 。悬帛朱栋上,肚肠如沸汤 。引颈又自惜,有若丝牵肠 。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
帝见其诗,反复感伤 。往视其尸,曰:“此已死,颜色犹美如桃花 。”乃急召中使许廷辅曰:“朕面遣汝择后宫女入迷楼,汝何故独弃此人也!”乃令廷辅下狱,赐自尽 。
花蕊夫人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 。幼能文,尤长于宫词 。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 。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余首 。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
《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 。
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 。传说花蕊夫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一直得遇恩宠,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命运坎坷羁袢的女子也算善终了 。
《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
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
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词人 。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 。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 。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 。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 。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 。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李清照和赵明诚,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