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营|用热爱传递奔跑的力量

新华社南昌12月27日电 题:用热爱传递奔跑的力量
黄浩然、韦佳玥
时令寒冬 , 清晨六点的南昌城风雨交加 , 十几个穿着全套运动装的跑者聚集在朝阳大桥下做着热身运动 。 他们是江西巅风马拉松训练营的学员 , 正在进行冬日例行训练——20公里 , 是今早的训练目标 。
因为热爱 , 所以风雨无阻 。 无论严寒酷暑 , 这些马拉松训练营的学员都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 , 传递奔跑的力量 。
巅风马拉松训练营于2017年创立 。 当时中国各地掀起“马拉松热” , 爱好长跑的人越来越多 。 2016年南昌举办第一届国际马拉松比赛时 , 当时已参加过近20场马拉松比赛的李航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立一个规范有序的训练组织 , 为业余长跑爱好者提供指导 , 帮助他们科学健身 。
为了把训练营办起来 , 李航首先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参加相关培训 , 取得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 , 然后办手续、找场地、招募学员 。 “虽然不是官方的机构 , 但至少传递的是马拉松文化圈里认可的东西 。 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跑步促进身心健康 。 ”李航说 。
训练营创办之初 , 李航立下三条原则:非公益、非商业、非竞技 。 对于看似矛盾的前两条原则 , 他解释说 , 没法做公益是因为公益组织零散、不好管理 , 而训练营需要资金发挥造血功能 , 但过度商业化又违背了训练营宗旨 , 所以他只收取基本的费用 。
巅风训练营收费是一期1500元 , 时间跨度半年 , 一周两次集训 , 平均下来一次训练费用仅在30元左右 。 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同类训练营 , 价格可能翻几倍 。 “在江西我是第一个敢这么做 , 而且能够做得下去的 。 ”李航说 。
“训练营教练”并非李航的主业 , 他利用业余时间为训练营设计课表、写公众号、剪辑视频 , 为学员答疑解惑 。 在学员们训练时 , 李航就骑着电动车 , 拿稳定器举着手机 , 一路跟拍他们的动作 , 随时纠正 。
“马拉松跑者都是优秀的自我管理者和时间管理者 。 ”李航笑道 , 大家都在力所能及地去“发热” 。
“小组长”万花珍作为训练营里资历最老、也最积极热心的学员之一 , 拿着装姜茶的热水壶、纸杯和折叠小桌在朝阳大桥上设置了临时的“补给站” 。 每当有跑友在旁边停歇 , 她就为他们倒好热气腾腾的姜茶 。 “大家都会互相帮助的 , 我们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 ”她说 。
除万花珍外 , 补给站边还站着手持相机的摄影师云辉 。 每逢训练营周末训练 , 他就自愿来为跑友们拍照 。 “看这张多好 , 所有人正好在一个菱形里 。 ”云辉满意地看着自己刚刚抓拍到的照片 。 “我帮他们拍照好几年了 。 ”他顿了顿 , 然后补充道 , “只帮这个团队拍照 。 ”
团队 , 或许是对巅风马拉松训练营最好的概括 。 所有人因为共同的热爱聚集到一起 , 在日常训练中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
跑者符睿深切感受到训练营的“温度” , 是2021南昌马拉松比赛因疫情延期后 , 训练营自行举办的一场“民间马拉松” 。 在派出所工作的跑友负责防疫备案 , 各跑友家属到场提供补给 , 参赛包、号码布一样不少 , 两个跑友甚至拉来了自己公司的赞助 。 比赛结束后 , 还煞有介事地举办了“颁奖典礼” , 在跑友们的掌声和欢笑里 , 官方赛事延期的遗憾竟也得以弥补 。
“巅 , 指身心状态处于一定的高度;风 , 代表自由 。 ”李航这样解读训练营名称的由来 。 与一线城市规模化、商业化的马拉松训练营相比 , 它的确是自由随性的 , 但教练和全体学员的情怀与付出使它回归了全民健身的本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