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冰雪奇缘 | 冬奥场馆赛后变身记

冬奥场馆 , 在大赛期间风光无限 , 但是在后奥运时代则可能面临着维护费用高、使用率低的尴尬 。 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 , 成为各主办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虽然各国在场馆开建时就已对此进行了规划 , 但纵观各场馆赛后利用的实际情况 , 既有经典范例 , 也不乏尴尬 。
(1)高水准场馆成明星摇篮
自冬奥会进入场馆大规模建设时期 , 场馆赛后维护成本高、利用率却不高的问题 , 就开始困扰举办国 。 相比夏奥会一般是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举办 , 冬奥会受高山环境等限制通常在较小的城市和偏远地区举办 。 人口少 , 意味着很难再举行大规模活动 , 而且冬季运动还受季节限制 , 给场馆赛后利用更增添了难度 。
例如 , 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滑雪场地后来就被废弃了 , 因为其所在位置不太理想 , 运营成本太过昂贵;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奥运村在赛后也被转交联邦作为监狱而非奥运遗产开发 。 类似遗憾还有很多 。
虽然冬奥场馆赛后利用是个难题 , 但不少举办国做出了好的典范 。
加拿大人对冰雪运动的热爱由来已久 。 自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起 , 争得主办权的梦想就让他们魂牵梦绕 。 但蒙特利尔两次申办都铩羽而归 , 直到1988年 , 第三次申办冬奥会的卡尔加里终于成功 。
卡尔加里大兴土木 , 修建了一批现代化场馆 。 卡尔加里对冬奥会比赛做出多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改变 , 其中就包括将冰上项目全部移至室内场馆举行 。
本届冬奥会组织工作可圈可点 , 但东道主选手一金未得 。 可是 , 留在卡尔加里的奥林匹克精神和高水准的体育设施 , 使其成为加拿大冰雪运动培训基地 。
卡尔加里冬奥会5个主要场馆 , 赛后一直被作为加拿大冬季运动的心脏使用 , 继续承办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事 。 其中技术含量很高的马鞍体育馆成为国家冰球联盟火焰队的主场 。

冬奥|冰雪奇缘 | 冬奥场馆赛后变身记
文章图片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经典的马鞍体育馆 , 后来成为国家冰球联盟火焰队的主场 。
依托高水平场馆 , 卡尔加里培养了很多加拿大冬季项目运动员 , 成为“明星的摇篮” 。 以2006年都灵冬奥会为例 , 加拿大四分之一的运动员来自卡尔加里地区 , 四分之三的奖牌获得者来自卡尔加里所在的艾伯塔省或在艾伯塔省受训 。
两次代表加拿大参加冬奥会并成为雪车世锦赛亚军的林赛·阿尔科克 , 曾在卡尔加里的冬奥场馆做暑期导游 , 他说:“在此之前我从没听说过钢架雪车 , 如果不是这样一份工作 , 我也不会取得这些成就 。 ”
一个又一个像林赛·阿尔科克的运动员从卡尔加里走向世界 。 22年之后 , 当冬奥会重回加拿大时 , 加拿大充分显示出一个冰雪强国的风范 , 夺得14金7银5铜 , 从当年的一金未得变为了金牌榜第一 。
(2)山谷小镇引来全球滑雪爱好者
冬奥会留下的顶级场馆也吸引了众多冰雪运动爱好者 。
1960年冬奥会闭幕后 , 斯阔谷经过场地扩建和设施更新 , 可滑雪面积达3600英亩 , 拥有了北美最大的缆车网络 , 每年吸引75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者 , 成为知名度最高的滑雪胜地之一 。
1968年冬奥会之后 , 格勒诺布尔以冬季奥运之城闻名遐迩 。 城市周边遍布着36座滑雪场 , 其中12座为国际等级 。 据统计 , 这里拥有460个滑雪缆车、2500公里高山滑雪坡道及1800公里越野滑雪平道 。 每年冬季 , 都有世界各地的冬季运动爱好者慕名而来 。

冬奥|冰雪奇缘 | 冬奥场馆赛后变身记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