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花滑世界冠军陈露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孩子们不会再问“奥运不就只有一个”

陈露是中国花样滑冰首位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奖牌获得者 , 也是观众口中的“冰上蝴蝶” 。 1998年长野冬奥会以一曲《梁祝》作为谢幕战蝉联铜牌后 , 陈露并未离开冰场——她在深圳、北京等地创办陈露国际冰上中心 , 让更多孩子体验冰雪、爱上冰雪 。 陈露还担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 为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近日 ,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对陈露进行专访 , 听她讲述冰上故事 。
关心运动员饮食差异
环球时报: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 能否介绍下您的工作职责 , 以及如何评价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
陈露:作为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 我利用以往参加奥运会的经历和经验 , 在筹备过程中向北京奥组委提出关于运动员衣食住行的各类意见 , 希望让运动员以及相关人员都得到最好的服务、最热情的照顾 。 以餐食为例 , 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 , 不仅饮食习惯各异 , 而且由于运动项目不同 , 运动员对饮食的要求也有很大区别 。 像我们花滑运动员 , 既要保证充足的能量 , 又需要严格控制体重 。 因此我们围绕餐饮进行过热烈的讨论 , 包括需要提供什么食物 , 提供中餐的话哪些是外国运动员会喜欢的 。
经验|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花滑世界冠军陈露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孩子们不会再问“奥运不就只有一个”
文章图片

还有洗衣服 , 大家可能不会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 , 但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必需服务 。 在训练和比赛中 , 运动员会大量出汗 , 需要及时换洗衣服 , 如果没有相关的便利 , 运动员会有不好的体验 。
环球时报:作为全球唯一“双奥之城” , 北京2022冬奥与2008夏奥之间存在一种传承和联系 , 例如很多竞赛场馆都是由2008年的场馆改造而来 。 如何评价“冰立方”、首都体育馆等冰上运动场馆的改造和体验?
陈露:无论是冰面还是整体硬件设施 , 我相信所有场馆都可以带给运动员非常好的体验 。 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漂亮 , 看到明亮整洁的冰面也很激动 。 首都体育馆也是一样 , 那里承载了中国花滑人太多的情感 。 虽然我没有亲自上冰去体验 , 但我知道首都体育馆对冰面和整个场馆的管理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
从想摸真冰 , 到了解规则
环球时报:北京冬奥组委近日宣布 , 我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经完成 。 多年来在推广冰上运动的过程中 , 您观察到有哪些变化?
陈露:我从事冰雪运动推广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 , 亲身感受到近几年的变化越来越大 , 看到大众对冰雪运动的关注以及热情越来越高 。 2004年底回国后 , 为响应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号召 , 我在深圳开设陈露国际冰上中心 , 把冰上运动带到祖国最南端 。 但那时很多人买票进来 , 并不是真为滑冰 , 就是想进来看一看、摸一摸真冰 。 从2018平昌冬奥运会开始 , 能明显感觉到大家更加关注冰雪运动了 , 我身边的人都在讨论滑冰、滑雪 。 在我们的陈露国际冰上中心 , 来报名学习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 。
我也是北京市教委聘请的冰雪进校园形象大使 。 最初我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冰雪运动和冬奥会 , 孩子们会问 , “老师 , 奥运会不就只有一个(夏季奥运会)吗?”现在我再到学校里 , 孩子们已经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 他们知道很多不同的冰雪项目和具体规则 , 甚至亲自体验过一些项目 , 这样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
是否选择中国元素需多重考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