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造,一片冰“芯”在玉壶!国家速滑馆首用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冰技术 青企立大功( 二 )


据海尔开利现场统筹王小林透露 , 按照奥组委的要求 , 竞赛场馆在移交给奥组委之前要经过一段试运行期以检验这个场馆所有的设施达到奥运会比赛的要求 。 “冰丝带”经过了2021年4月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 , 以及2021年10月的“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的两次“考验” 。 这一年“两考”并没有出现对机组的运行机制变更、设计调整和设备改动等大范围修正需求 。 现在整个场馆已经完全移交本届冬奥会组委会来管理 。
青岛造,一片冰“芯”在玉壶!国家速滑馆首用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冰技术 青企立大功
文章图片
王小林为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发展处主任一行做讲解 。
盘管长达120千米 , 攻克抽真空拦路虎
在首次制冰前的调试过程中 , 王小林遇到了抽真空的挑战 。 整个冰面系统规模非常大 , 盘管有120千米长 。 加之这个是国内首个大型跨临界二氧化碳系统 , 完全没有抽真空案例参考 。
按照国内惯例 , 真空度达到200帕是二氧化碳复叠制冰的要求 。 那么在管路达到120千米长、冰面焊口超过8900个的“冰丝带”这个参数是否适用呢?经过多轮的讨论和沟通 , 王小林依然坚持真空度必须达到60帕 , 才能保证二氧化碳制冰的最佳效果 , 这比采用氟利昂和氨气制冰真空度要高很多 。 但是这么大的系统要怎么样处理才能达到60帕的要求呢?
青岛造,一片冰“芯”在玉壶!国家速滑馆首用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冰技术 青企立大功
文章图片
王小林在查看设备 。
经过设计院、施工方和专家团队的多次商讨 , 制冰团队采取了分段抽真空的方法 。 他们把一个大的系统 , 切分成各个小的系统、小单元 , 分批分次抽;完成后再将小系统小单元整合成一个大的系统 。 最后在验收的真空度是达到了45帕 , 在没有先例和经验的情况之下解决了抽真空的问题 。 更重要的是大家只用了约20天 , 圆满完成了首席制冰的任务 。
而现在王小林又一次来到了“冰丝带” , 他将留在北京 , 直到冬奥会的结束 。 2022年1月 , 冬奥制冰工作完成后 , 将开始向各国运动员开放适应性训练 。 而王小林也来到“冰丝带”的制冰机房集控室开始制冰的工作 。 除了现场统筹外 , 他还要为投入冬奥的赛时保障的公司技术团队制定排24小时值守排班表 , 力争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冬奥期间制冰系统的保障工作 。
青岛造,一片冰“芯”在玉壶!国家速滑馆首用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冰技术 青企立大功
文章图片
6台核心设备
王小林说 , “在所有比赛结束前 , 核心设备必须是7*24小时有专人值守 。 在赛时期间 , 核心设备的对外网络连接会断开的 , 没有办法通过远程监控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 要依靠现场人员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 ”
实现国家“绿色、安全、节俭“办奥运的承诺 。 作为海尔开利的一员 , 能亲身参与并协助实现这一承诺王小林和整个团队的感到非常自豪 。 场馆举行完奥运赛事后 , 未来将对公众开放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项目 , 实现场馆的绿色可持续应用 。
青岛造,一片冰“芯”在玉壶!国家速滑馆首用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冰技术 青企立大功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调试设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