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特派|苒情岁月|新民晚报特派记者进京啦!揭秘北京冬奥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进京了!昨天,作为本报首批特派采访人员,在开幕倒计时一周之际,采访人员进入冬奥闭环,开始冬奥采访工作。
新民晚报特派|苒情岁月|新民晚报特派记者进京啦!揭秘北京冬奥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文章插图
冬奥闭环外景 新民晚报特派采访人员 厉苒苒 摄
最熟悉的一段旅程,却因为北京冬奥会而有所不同。防疫环节丝滑严密,志愿者服务热情细腻,配套应用科技智造……1000多公里的辗转入住以及进入闭环后的点点滴滴,进京一路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筹办中的“细节控”。
进环:丝滑严密
针对境外入环人员,所有媒体酒店都在机场安排班车,抵达后必须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期间不允许走出房门。而对于类似采访人员这样的境内采访人员,可以自行抵达酒店后,经过相关手续的查验,直接进环。
在酒店外,蓝色的宣传画将整个区域全部封闭,冰墩墩的宣传画背后就是奥运闭环。所有采访人员在进入闭环前,都必须持有96小时内两次核酸报告且间隔必须超过24小时。疫苗接种证明、北京健康宝、行程码……只有这些全部通过查验,眼前的铁门才会缓缓打开,将采访人员收入闭环。
新民晚报特派|苒情岁月|新民晚报特派记者进京啦!揭秘北京冬奥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文章插图
冬奥大巴
昨天的进环途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因为佩戴的是普通医用口罩,在一开始,采访人员竟然被“拒之门外”。工作人员强调了闭环内首要原则:必须全程佩戴N95/KN95的口罩,随后赠送了采访人员一枚,看着采访人员安全佩戴之后才放行进环。
核酸检测也是所有环内人员的必修课,在酒店班车区域,设置了一个由移动房搭建的核酸检测点,所有媒体人员上班车前,都会先去那里“打卡”,进行核酸检测。最大程度保障环内的安全。
在班车上,所有的座位都严格按照安全距离,张贴着间隔入座的提示。据介绍,在前往东京奥运会实地体验之后,北京冬奥组委有关方面重新做了交通计划,确保每一辆车达到50%的就座率就发车,后续车辆随时补上来,不让采访人员(在候车区)停留时间过长,也保障乘车人在车上能始终保持安全距离。还有摄影采访人员比较集中的高需求赛事,在北京冬奥会的摄影采访人员席,每隔一个座位会事先贴上尼龙绷带,用一个罩子罩在座椅上头,提醒大家要间隔。
深夜11时,当采访人员从新闻中心回酒店时,依然看到身穿防护服的防疫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将整车进行消毒——自由穿梭在闭环内外,媒体班车的消毒防疫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服务:细致用心
冬奥会期间,主媒体中心将是全球注册平面媒体和转播商的工作总部,既是报道和转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盛况的国际新闻编辑部和电视信号制作及传输中心,又是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和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的赛时指挥部,它将成为让世界了解冬奥、了解北京、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并为全世界的媒体采访人员带来精准服务。
新民晚报特派|苒情岁月|新民晚报特派记者进京啦!揭秘北京冬奥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文章插图
主媒体中心外景 新华社图
本届冬奥会,本报在主新闻中心租借了独立的媒体工作间,这也是全国地方媒体中唯二拥有独立工作间的。入驻独立工作间的第一步,迎接采访人员的竟然是一个相机镜头。原来是志愿者服务团队特地安排的一个小小欢迎仪式。用拍立得拍下照片,还请采访人员在一张签到卡上写上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不一会儿,这张祝福卡就出现在新闻工作间门口的展板上,佐以一张张欢迎照片上的笑脸,让这个冬夜多了许多暖意。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