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我国人造雪技术也被卡过脖子,现全面打破垄断封锁,助力冬奥赛事

冬奥会|我国人造雪技术也被卡过脖子,现全面打破垄断封锁,助力冬奥赛事

文章图片

冬奥会|我国人造雪技术也被卡过脖子,现全面打破垄断封锁,助力冬奥赛事

文章图片


2022年冬奥会马上就要开幕了 , 冬季奥运会 , 顾名思义 , 比赛项目都是在雪面上进行的 , 那么对这些雪也就有了严格的要求 。
一般来说 , 天然的雪是无法达到比赛标准的 , 所以 , 我们看到比赛画面中的雪 , 几乎都是人造的 , 而就是这个简单的东西 , 曾几何时 , 也是我国被卡脖子的一个技术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造雪这个话题 。

对于雪上竞速类的比赛项目 , 例如大回转、高山滑雪等 , 雪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可以把雪理解为这些比赛项目的塑胶跑道 , 而冰状雪是最理想的 , 冰状雪是指滑雪场的雪质形态 , 其表面有一层薄的硬冰壳 , 它不仅可以减小滑雪板与雪板之间的摩擦力 , 提高比赛成绩 , 还可以有效的保护运动员的身体 。
其实冰状雪就是一种人造雪 , 但可惜的是 , 在2016年以前 , 我国甚至无法造出一条符合比赛要求的雪道 。
一是我国举行的冰雪运动赛事较少 , 没有经验和技术积累 。
二是跟很多科技领域一样 , 在人造雪方面 , 国外也对我国进行了技术封锁 。 他们在造雪的时候 , 甚至不让我们的工作人员看 , 相关的核心技术、参数指标也都是保密状态 。
所以 , 可以说 , 我国在雪务技术上是一片空白 。
2017年 ,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秦大河带领下 , 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正式组建 。 另外还包括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等科研院校和相关滑雪行业的企业 。

造雪的过程看似简单 , 先用造雪机将水和高压空气混合 , 水流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 , 会通过专用的喷嘴 , 然后被分割成小水滴喷出 , 遇到外部的低温空气后 , 小水滴就会凝固成微小的冰晶 , 从而实现制造出雪花 。
其实人造雪在滑雪场很常见 , 但是大众滑雪场中使用的人造雪密度在400至500千克每立方米 , 而冬奥会比赛用的冰状雪 , 其密度需要达到650千克每立方米以上 , 因为只有这样 , 才能保证赛道既有一定强度又有足够的弹性 , 可以让前后出发的运动员在雪质状态一致的赛道上滑行 , 进而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
那么如何判断赛道质量的好坏呢?以往的做法大多是人工判断 , 例如有经验的裁判员到赛道上踩一踩、看一看、摸一摸 , 以个人主观判断为准 。
所以 , 造雪简单 , 但是铺多厚的雪 , 隔多久注水等方面就大有学问了 。

为了尽快突破冰状雪技术 , 我国的科研团队打破了过去“以人工经验”为主的赛道制作方法 , 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冰状雪赛道特点 , 精确量化了冰状雪赛道制作的注水方案 , 研发出适用于中国滑雪场冰状雪赛道制作的关键技术 。
不仅自主打造出了高质量的冰状雪赛道 , 并且还研发出了同时满足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高效储雪技术 , 而这相技术还能够保护我国的冰川 , 有效减缓冰川消融 , 可以说这是一种新的可能性 , 意义重大 。
另外 , 更重要的是 , 冰雪硬度测量仪、冰雪粒径测量仪、冰状雪赛道专业监测设备也都实现国产化 , 全面打破的国外的技术垄断 , 实现了低成本的用雪自由 。

大家都知道 , 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投资 , 举个例子 , 仅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就有约80万平方米的造雪任务 , 并且比赛赛道造雪厚度要求为1.5米 , 成本方面的支出 , 可想而知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