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原因都是什么 如何降低跌倒骨折的风险

心肌梗塞原因都是什么 ?人的年级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筋骨也越来越不灵活,这也是造成老人经常跌倒的原因,再加上中国现今社会跌倒老人无人扶的现象,如何预防老人家跌倒是作为子女应该尽的义务 。

心肌梗塞原因都是什么 如何降低跌倒骨折的风险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如何保命防跌
如果跌倒过,有一半的人会再次跌倒,根据研究显示,国内六十五岁以上长者 , 有三分之一曾在一年内跌倒过;而跌倒过的老人 , 有二分之一会再跌倒,且年纪愈大,跌倒的机率就愈高其中,跌倒可能造成的严重伤害,包括髋关节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硬脑膜下出血、软组织伤害或头部外伤 。有些老人则因为害怕再次跌倒,而限制自我活动 , 渐渐失去独立活动的能力,使得身体功能愈来愈差,也造成家人的负担 。
老人容易跌倒的原因,可分为「内在」与「外在」因素 。其中 , 「内在」因素如老化导致视力减退、平衡感失调,疾病如中风、心肌梗塞、贫血、姿势性低血压等 , 以及长期服用降血压、降血糖、心衰竭等药物,都会影响反应与平衡感 。「外在」因素,指的则是由环境所造成,如湿滑的浴室、厕所、厨房、楼梯间、光线昏暗处等,以及户外不熟悉的环境、移动的公车、没有扶手的楼梯、马路上的障碍物等 。
由于长辈跌倒的场所室内多于室外,室内以卧室最多,其次为浴室,若能彻底改善居家环境,排除动线上的障碍物,并依照长辈情况安装辅助器在侧,则可减少50%至60%的跌倒机率 。
培养防跌的安全生活习惯
一、趋吉避凶:
习惯性检视地面、对周遭环境保持警觉,例如,当进出浴室、厨房等潮湿空间时 , 要提醒自己避开湿滑地面、放慢脚步,并尽量扶着墙壁 。进入昏暗的房间时,要先开灯再进去 。平常要避免双手都拿东西,并善用扶手,掌握有电梯可搭乘就不爬楼梯的原则 。夜间起身或早上起床时 , 最好先坐在床边让意识恢复清醒,再慢慢起身跨出脚步 , 若服用药物会增加如厕频率,吃药前先上厕所,或在床边备妥尿壶 。
二、常做防跌运动:
走路是最简单的方法 , 而弹力带训练、元极舞与太极拳等三种运动除能提升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表现,也兼具花费少、不需特殊器材、不受场地限制等特色 。
三、挑双好鞋子:
选择鞋子时 , 应以能增加行走时的舒适性与稳定性为前提,例如 , 透气的圆头鞋能保护足趾且容易伸展,底部垫子要适当,才能减少脚後跟的疼痛,鞋底挑胶底、深纹路可以止滑 , 并要考虑穿脱时的方便性 , 尽量不要买需绑鞋带的鞋子 。
四、记得软着地:
为了降低跌倒骨折的风险,平日应牢记面对意外时让身体「软着地」的原则,包括跌倒时尽量让身体顺着惯性倒,将受力关节迅速弯曲,并采缩头、并腿、双臂合抱胸前,以团身滚动的方式,减缓摔倒时的冲力以保护四肢 。
常用药物暗藏致跌成分
当长辈看完门诊,领回药物的同时,药袋上那些用来治病、缓解症状的名称中 , 其实暗藏许多赫赫有名的「致跌药物」,服用後会导致认知混乱、平衡感变差、行动趋缓、活动力减弱,一不小心就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
其中 , 最常见的「致跌药物」如镇静、安眠药,会让长者容易嗜睡、减缓反应时间、影响认知功能导致步态不稳 。而抗精神病用药及抗忧郁剂则有镇静及安眠等副作用 。心血管用药如降血压药,则会造成姿势性低血压 。而止痛药与肌肉松弛剂除了镇静之外,也有肌肉放松的副作用,将会使得肌肉反应动作变慢、平衡变差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