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一墩难求”的冰墩墩靠什么征服世界?

听设计团队负责人讲“冰墩墩”背后的故事
冰墩|“一墩难求”的冰墩墩靠什么征服世界?
文章图片

冬奥会开幕三天 , 吉祥物“冰墩墩”彻底火了 。 商场排队五个小时只为一“墩” , 外国采访人员甚至改名“墩墩”倾情“带货” , 让“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直呼“始料未及” 。 2月7日 , 采访人员专访了“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 。
谈“一墩难求” 爆红程度始料未及
这几天 , 在冬奥闭环里 , 冬奥特许商店门前总是排起长龙 , 全球各地人士竞相购买冬奥吉祥物等特许商品 。 而在冬奥闭环外 , 冬奥特许商店排队的中国顾客也是一眼望不到头 。 在北京王府井的冬奥会特许商店 , 为了买到“冰墩墩” , 不少顾客在寒风中排队数小时 。
与此同时 , 不少运动员、采访人员和冬奥会官员的心都被“冰墩墩”俘获 , 纷纷自愿“带货” 。 日本采访人员甚至改名“义墩墩”为“冰墩墩”代言 。
“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说 , 自己的儿子去广州的特许商店购买也失望而归 。 虽然从一开始就对自己团队的作品很有信心 , 但他对“冰墩墩”如此爆红感到“始料未及” 。
谈特点 冰壳下还有“暖和软”
曹雪说 , “冰墩墩”受到大家的欢迎 , 不是带着一帮人漫无目的的头脑风暴 , 而是一定要有理论和策略性的思考 。 “冰墩墩”穿上冰壳 , 脸上有冰丝带 , 大家都觉得很好看 , 其实形式美感背后有基本规律 , 其中重要的规律就是“对比统一” 。 “硬与软 , 透明与不透明 , 黑与白 , 冰丝带五环颜色的色彩对比 , 都实现了视觉审美层面的对比统一 , 但同时又做到了一举两得 , 做成衍生品也会带来不一样的触觉体验 。 ”曹雪说 。
“冰墩墩”和历届奥运会吉祥物不一样 , 不是单一材质、单一触觉体验 , 坚硬的冰壳包裹着一个毛绒的熊猫 , 用曹雪的话来说——冰壳之下有一分“暖和软” , “人们在寒风中等待就是为了最后手中能捧上一份温暖” 。
谈热销 好卖才是硬道理
曹雪认为 , “冰墩墩”的走俏 , 无疑是一个产品在商业上的成功 , 但这种成功对其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表达也非常重要 。 曹雪认为 , 吉祥物设计的起始点是文化性和艺术性 , 但只有商业上取得成功 , 才能将这两者表达和体现出来 。
“熊猫是文化元素本身 , 怎么样把它变成让人喜爱的熊猫就是好故事的开始 , 终极的表现就是商业性 。 好卖是硬道理 , 如果这个吉祥物不可爱 , 我们就会陷入自说自话和自娱自乐 。 ”曹雪说 。
其实 , “冰墩墩”的热销 , 也可以看做“国潮”崛起的又一个生动样本 。 曹雪认为 , “国潮”不是中国元素的简单拼贴 , 而是要把中国的历史文化融入设计的DNA , 才能生长出真正的“国潮” 。
“从国画、京剧这些国粹开始 , 我们看世界和进行表达是不一样的 , 不能表面化地把中国文化理解成中国元素 , 曾经有人说是不是要给‘冰墩墩’加上长城、华表这样的元素 。 如果这样的话 , 我们的设计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就太单一了 。 视觉传达是‘传而有达’ , 你表达了 , 别人没有接受不叫传达 。 很多所谓‘国潮’只是把中国传统元素随便贴在产品上 , 其实做‘国潮’要真正地读懂中国 , ‘向过去要未来’ 。 ”曹雪说 。
谈设计 应该“四两拨千斤”
曹雪认为 , 设计是最为直观的讲故事方式 , “冰墩墩”借助奥林匹克的平台讲出了中国故事 , 其实不管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工业设计 , 都可以讲好中国故事 。 通过设计这门通用语言 , 会让世界更加读懂中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