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张胜 光明日报通讯员 和静 高诗源 彭裕超
“我出生在银装素裹的二月 , 从小就非常喜欢冬季 。 在我的家乡白俄罗斯 , 下雪天很多 , 我在刚会走路的年纪 , 就拖着我的小雪橇在雪地里玩耍了 。 ”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本科四年级的留学生卓悦跟冰雪有着这样的缘分 。
“我的姥爷年轻时曾经是短道速滑运动员 , 我一直都以他为榜样 。 还记得刚来北京时 , 冰雪运动在中国还不是特别流行 。 我第一次进入冰场是在上海 , 当时就迫不及待地走到了冰面上 , 那种轻盈的感觉至今都难以忘记 。 ”卓悦说 , 在那之后 , 每到一座城市她都会先找冰场 , “近几年来冰场越来越多 , 冰雪运动成为更多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 来到中国的10多年里 , 我不仅看到了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 , 还见证了中国整体的欣欣向荣 。 比如 ,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整洁宽敞的柏油马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等等 , 这些都让我感觉到 , 在中国生活学习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 ”
“我看到 , 中国人正在以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非常热情地迎接这个四年一度的全球盛会 。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印尼语专业外籍教师汉迪说 , 在北京 , 一些公园被改造成冬季运动场和冰雪游乐场 , 每个带有结冰湖面的公园气氛总是热闹非凡 。 “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欢快 , 让来自赤道国家的我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想法 。 ”尽管汉迪还未学会滑雪滑冰 , 但被中国百姓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所深深感染了 。
“上个星期天 , 我跟随朋友到距离北京市中心不远的雪场滑雪 。 门票价格和设备租用价格都非常实惠 。 在雪地里滑行、玩耍一整天真的太爽了!尤其是用相机记录下滑雪的珍贵时刻 , 远在家乡的印度尼西亚朋友和家人都为北京的冬季景观和我的滑雪经历而惊叹 。 ”汉迪兴奋地回忆着自己的第一次滑雪经历 , 并表示从筹备奥运到奥运会开幕的每一刻 , 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
“在过去的6年中 , 我目睹了中国人民如何共同努力提高生活水平 , 让生活更健康、更幸福 。 这些努力不仅体现在物质或基础设施的发展上 , 还体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 。 ”汉迪说 。
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外籍教师娜塔莎·拉多萨夫列维奇·加贝洛娃表示 , 自2010年第一次来到北京 , 这十几年她深深感到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 。 “日新月异的景象让我每天都要接受许多新东西 。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新意 , 当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美好追求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日新月异的中国相遇 , 我们共同祝愿 ,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必胜 , 人类进步的事业一定会向前进 。 ”她说 , “透过冬奥会这扇窗口 , 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 ”
北京外国语大学斯洛伐克语外籍教师马里安·马霍说 , “一起向未来”这个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让他特别难忘 , “这个口号既符合奥运口号简洁、易读、易记的特点和功能 , 又充分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精神和理念” 。
他说:“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 通过提供卓越非凡的奥运体验 , 我想 , 北京冬奥会是在触动各国人民灵魂、激励整个世界 , 呼吁大家凝聚在奥林匹克精神之下 , 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 ”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1日 10版)
[ 责编:孙满桃]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友|全世界的“顶流”!冰墩墩火到韩国了
- 冷却塔|美企业家“挑刺”首钢大跳台,多国运动员:最好的场地
- 羽生结弦无缘“三冠王”,但4A动作被国际滑联认定
- “只要努力,总会有超越!”中国选手亮相高山滑雪女子回转比赛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9日|全场最低分,他笑得比第一名还开心
- 本文转自:PP体育BEIJIN2022北京时间2月10日消息|离了大谱!苏翊鸣比赛裁判长亲承打错分 没意识到加拿大冠军抓板失误
- 备战|女排功勋主帅,前妻因意外去世,再婚娶女排姑娘,如今生活怎样
- 教练|4A虽败 奥运精神永存
- 间隙|冬奥百问比赛间隙,拿着“小桶”冲进赛场的人在做什么?
- 冬奥|数说冬奥|“三进两出”冬奥会,钢架雪车如何险中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