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滑|花样滑冰与音乐:从无声冰雪竞技,到东西乐章和鸣

青峰叠嶂 , 浮云绿水 。 伴随着《功夫钢琴》的东方韵律 , 中国选手王诗玥、柳鑫宇身着“青山绿水” , 在7日举行的花样滑冰团体赛冰舞自由舞比赛中 , 尽显中国式冰雪浪漫 。
无独有偶 , 本届冬奥会赛场上 , “世界能听懂”的中国风音乐成为许多花样滑冰选手的心仪之选 , 金博洋再次演绎《卧虎藏龙》的刀光剑影 , 彭程、金杨用呈现冰上《夜宴》……中华文化被全球瞩目的同时 , 花样滑冰中的音乐之美也再度受到关注 。
音乐 , 被视为花滑节目内容的“灵魂” 。 选手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技术优势、形象特色、艺术风格等 , 选择合适的表演曲目 , 并以此为考量基础 , 确定比赛服饰和动作编排 。 在花样滑冰项目中 , 与音乐的契合度、对音乐的诠释与表达 , 都是关系到最终呈现效果的关键所在 。
有趣的是 , 花样滑冰最初是“无声”的竞技项目 。 直到1860年 , 美国花样滑冰爱好者汉斯·杰克逊首次将花样滑冰技巧动作与优美的华尔兹舞曲相结合 , 实现了新的突破 。

随着花样滑冰加入奥林匹克大家庭 , 音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
1932年 , 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 , 一支管弦乐队走上冰场 , 循环演奏同一首乐曲 , 为所有选手伴奏 。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 , 选手们逐渐获得了更大的音乐选择权 , 但仅限于不带歌词的纯音乐 。
从那时起 , 古典乐就一直是花滑运动员们钟爱的曲目类别 , 例如柴可夫斯基《天鹅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等 。 其中 , 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卡门》堪称最热门的花样滑冰配乐 , 在女单、男单、双人滑、冰舞等项目中多次被选用 。
回望冬奥记忆 , 中国花样滑冰首金也与古典音乐密不可分 。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 , 一曲来自阿尔比诺尼的《G小调柔板》舒缓奏响 , 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申雪/赵宏博在冰面上轻盈起舞 , 单跳、托举、四转、抛跳……两人整套自由滑表现几近完美 , 凭借总分216.57的出色成绩获得冠军 , 这是中国冬奥征程中第一枚花样滑冰金牌 , 也是21届冬奥会中第一枚被非欧洲选手摘得的双人滑金牌 。
2014年 , 花滑配乐正式解禁人声 , 日益多元化的曲目现身花样滑冰的赛场 。 其中 , 音乐剧选段凭借戏剧性的歌词、耳熟能详的音律以及极具表演张力的剧情 , 在花样滑冰配乐中的地位愈加凸显 。 音乐剧《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罗密欧与朱丽叶》《红磨坊》《狮子王》等 , 都是花滑的热门选曲 。 根据音乐剧爱好者统计 , 包含中国选手朱易在团体赛女单短节目比赛中演绎的《日落大道》在内 , 本届冬奥会花滑项目将出现超过10首音乐剧曲目 。
回溯历史 , 花样滑冰世界大赛的领奖台曾经长期被欧美选手垄断 , 为了让作品被更多裁判与观众理解、引发共鸣 , 当时的花样滑冰选手们也更青睐选用欧美音乐 。 近年来 , 融入东方元素的音乐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华裔选手带上花样滑冰的国际赛场 。
从1998年长野冬奥会 , 中国名将陈露动情演绎经典旋律《梁祝》 , 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 , 中国风元素与冰雪运动的激情与活力完美结合 , 在花样滑冰的赛场上 , 奏响了东西方和鸣的乐章 , 也见证着中华文化内涵与奥林匹克精神“美美与共”的交融 。 (李宜蒙)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