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征战冬奥,31岁女博士终得北京冬奥会金牌!网友:为了写论文,自己去“跑数据”了
2月14日 ,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迎来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 。 两轮比赛过后 , 四度征战冬奥的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博士徐梦桃以108.61分获得冠军 , 在主场成功圆梦 , 取得中国体育代表团北京冬奥会第五枚金牌!
文章图片
四天前的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 , 代表中国队首位出场的徐梦桃表现堪称完美 , 随即在队友遗憾失误后 , 她又第一时间给予拥抱 , 用甜美的笑容化解阴霾 , 留给全世界一个感人画面 。 而在颁发银牌的仪式上 , 徐梦桃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水 。
作为本届冬奥会学历最高的运动员 , 徐梦桃的第四次冬奥之旅只有一个目标、一个坚持十余载的梦想 。 这份梦想的重量自然无法称量 , 其长度却有目共睹——四届奥运会 , 16年 , 对于从事任何项目的绝大多数运动员而言 , 几乎都是职业生涯的全部 。 最直观的举例:在决赛赛场 , 徐梦桃足足比同场竞技的俄罗斯奥委会运动员年长了15岁 。
在夺冠后 , 北京体育大学也第一时间为徐梦桃博士送上了祝福 。
文章图片
【四度征战冬奥,31岁女博士终得北京冬奥会金牌!网友:为了写论文,自己去“跑数据”了】徐梦桃博士的论文也在“研究自己”
《体育与科学》公众号在赛后刊登了徐梦桃博士的论文:《徐梦桃运动行为志研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实践叙事——徐梦桃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
文章图片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北京冬奥会中国运动员有希望夺金的项目 , 徐梦桃的个人技术已经是国际水准了 , 代表着这个项目发展的技术状态 。
这次运动行为志实践的对话 , 在运动行为切身感的技术叙事中 , 呈现技术表达的真实感 。
本文的主要学术成果是:
1、体操训练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的迁移效应 , 运动技术的家族相似性特征 , 在训练效果中形成"技术树";
2、技术训练及其切身感,具体体现于身体空间感的获得,空中手臂伸缩的转动惯量.
3、技术训练中内容安排的时序性与训练手段创新,从体操技术发展分析空中技巧技术的演进;
4、专项体能与技术范式的身体认知问题,蹦极是一种针对性的专项体能训练,感受各块肌肉,各个点在空中动作的灵敏性,综合风身体感的把握与适应,"以难带易"技术训练的意义.
而上一个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发论文研究自己的 , 还是苏炳添 。
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 , 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 。 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 他再次创造了历史 。 作为暨南大学副教授的苏炳添也曾发表过“研究自己”的论文:《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的技术优化训练研究》
文章图片
当时也有不少人调侃 , 为了写论文 , 他们可算是自己去“跑数据”了 。
“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 ”
“好怕她说你行你上啊!”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徐梦桃备战期间的话语里 , 字字透露着拼劲儿 , “我没办法说服自己‘少拿一分就少拿一分’ 。 奔向2022的‘精兵’之路不但让我学会了咬牙 , 还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一边咬牙、一边挺着’ 。 意志力的坚持会使人一直向前奔跑 , 战胜一切困难 , 从而达到最终目标 , 即使过程中都不知道自己的腿在哪了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转自:上观摘要:继续演绎着别样的“月圆家圆人团圆”。|吃汤圆、猜灯谜、捏冰墩墩……当北京冬奥会遇上元宵节,这位日本媒体人也点赞
-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太暖心,美名将夺冠喊“饿了”,中国记者温馨投喂
- 张雨婷|2月16日冬奥会赛程速览
- 设备|“冬奥+科技医疗”,深企“云端会诊”助力医疗保障
- 贾宗洋|齐广璞、贾宗洋,决赛见!
- 瞬间|冬奥会上,这些瞬间太好哭了……
- 冬奥|吃元宵、猜灯谜、送寄语——北京冬奥会上的正月十五
- 徐梦桃|看完冬奥会的七个瞬间,你会更懂这个词!
- 短道速滑|北京冬奥会16日看点:短道速滑最后两战,中国“王牌之师”全力出击
- 北京冬奥会|顺利完赛!中国选手赵嘉文再迎北欧两项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