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齐雪婷 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服务冰球

中国女子冰球队原队长再次站到奥运赛场 , 以队陪监督员身份服务北京冬奥会
齐雪婷 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服务冰球
2022年2月 , 时隔12年 , 齐雪婷再次站到奥运赛场 , 不过这次她不是运动员 , 而是队陪监督员 。 36岁的齐雪婷是中国女子冰球队原队长 , 自17岁加入国家队以来 , 曾有9次世锦赛、1次奥运会经历 , 累计代表国家队出战国际大赛62场 , 贡献32分 。 在役期间 , 中国女子冰球队曾获2005年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第六名 , 2011年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冰球季军 。
齐雪婷希望 , 通过家门口的冬奥会 , 更多的国人能够了解乃至参与冰球运动 。
冰雪奇缘

与冰球结缘“浑然天成”
齐雪婷与冰雪似乎有着特殊的缘分 。 她出生时 , 哈尔滨下了一场大雪 , 为了纪念 , 家人把“雪”嵌入了她的名字 。
少年时代 , 参与冰球 , 热爱冰球像是浑然不觉而又水到渠成的事 。 “哈尔滨到处都有人打冰球 , 很多学校都有冰球队 , 我父亲也打过 , 所以我很容易接触到冰球这项运动 。 ”齐雪婷说 。
在她10岁那年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父亲的教练 , 同时也是齐雪婷的启蒙教练 , 发现了她在冰球上的运动天赋 。 在教练的坚持下 , 孩童时代的齐雪婷选择走上专业运动员的路 。
本世纪初 , 哈尔滨女子冰球队人员大幅调整 , 需要补充新力量 , 齐雪婷被选中进入哈尔滨女冰 。 齐雪婷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 , 在当时 , 进了哈尔滨队就等于一只脚迈进国家队 。 “当时国家队的队员都是哈尔滨人 , 中坚力量也是来自哈尔滨队 。 ”
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后 , 齐雪婷曾经给自己的未来做过规划:如果十七八岁能进国家队 ,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自己20岁时参加2006年的冬奥会 , 那时候不管身体条件还是训练积累 , 应该都是一个最好的状态 。
四年后 , 17岁的齐雪婷如愿进入国家女子冰球队 , 但之后的目标 , 并未如愿抵达 。
赛场拼搏
“每次比赛都背负着女冰存亡”
进入国家队之后 , 训练、管理模式、团队氛围让齐雪婷迅速感受到自己是个专业运动员了 , 而围绕冰球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 让她对冰球产生了不可抑制的热爱 。 然而这时候 , 她却碰上了处于低迷时期的中国女冰 。 中青网报道 , 1998年长野冬奥会后 , 冰球运动因为装备竞赛开销大、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 而且很难取得好成绩 , 成为一些主管部门优先裁减项目 。
齐雪婷介绍 , 除了外部支持匮乏外 , 冰球竞技的激烈对抗性 , 人才培养周期长 , 也会让很多女孩子望而却步 。 自她加入国家队后 , 中国女冰长期处于人才断代、青黄不接的状态 , 不是一项被大众看好的运动 。
进入国家队的齐雪婷 , 迅速被一种使命感所包围 。 “那时候我们每一次比赛 , 都背负着这个运动项目后续存亡的压力 。 ”在少年齐雪婷心里 , 冰球运动 , 不再只关乎她个人的命运 , 更关乎团队的命运 。 支撑她顽强拼搏的 , 是“我们要取得好成绩 , 来证明我们的存在有价值” 。
然而现实压力却以更猛烈的方式在逼近 。 2004年11月 , 中国女冰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资格赛的最后一场时 , 决战瑞士队 。 只要打平对手便可以进军都灵 , 在双方2∶2平局时 , 距离比赛结束还剩4秒钟 。 这时 , 瑞士队教练提出计时出现问题 。 裁判把计时器倒退10秒后重新开始 , 开球后6秒 , 瑞士队打入制胜一球 , 中国队因此无缘都灵冬奥会 。
齐雪婷说 ,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 , 女冰是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度过的 。 那段时间支持她的 , 是“更衣室里的激励” 。 齐雪婷记得 , 每次比赛或训练间隙 , 老队员或者队长都会在更衣室里给大家打气 。 “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和成绩 , 去证明给那些不看好冰球 , 不看好我们的人看 。 ”这句话让她记忆犹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