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冬奥考古|冰鞋在我国最早见于唐朝,滑冰利器的前世今生

北京冬奥会赛程已经进入尾声 , 截至2月17日 , 中国代表团以7金4银2铜 , 暂时排在奖牌榜第五位 。 其中滑冰项目贡献了数个出圈名场面:短道速滑在2000米混合接力中拿下本届冬奥会首金 , 紧接着包揽了男子1000米接力的金牌和银牌;高亭宇更是打破奥运会纪录夺得男子速度滑冰500米金牌 , 为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实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滑冰是北京冬奥会七个大项之一 , 主要包含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三个分项 。 滑冰离不开冰鞋 , 而冰鞋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滑冰的历史 。
和雪橇、雪鞋一样 , 冰鞋的出现 , 是为了满足在冰雪环境中交通和打猎的需要 。 考古学家在瑞士发现了迄今最早的冰鞋 ,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 北欧地区寒冬漫漫 , 人们将动物的腿骨磨光 , 并在一端穿孔 , 用皮带从中穿过 , 捆绑在脚上 , 作为在冰冻湖面上行动的工具 。 直到今天 , 荷兰语中的冰刀和胫骨仍是同一个词 。
冬奥|冬奥考古|冰鞋在我国最早见于唐朝,滑冰利器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但是兽骨与冰面形成的摩擦力太大 , 不方便滑行 , 因此那时人们手里通常拿着长长的棍子 , 作为助力 。
13世纪中叶 , 一种安装在木板上的铁制冰鞋在荷兰出现 。 慢慢的 , 荷兰人发现冰鞋底下铁板两侧的棱角对于控制滑行非常有帮助 , 开始有意将两侧的棱角打磨得更加锋利 , 大大提高了滑冰的速度 , 也不用再需要依靠木棍推动前行 。
冬奥|冬奥考古|冰鞋在我国最早见于唐朝,滑冰利器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冬奥|冬奥考古|冰鞋在我国最早见于唐朝,滑冰利器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14世纪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 , 曾盛赞花样滑冰为“运动的诗” 。 他自己也是位滑冰发烧友 , 滑冰几乎入魔 , 在他的自传《诗与真》就有这样记述:“在冰上度过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不够的 , 我们一直滑冰到深夜……耽于这种运动的我们 , 已把我们的正经作业忘了个干净 。 ”
冬奥|冬奥考古|冰鞋在我国最早见于唐朝,滑冰利器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冰鞋在我国也早就见于正史记载 。 《新唐书》就记录了唐代回鹘人将木板系在脚下 , 在冰上驰骋的场景 。 滑冰活动在清代到达鼎盛 , 当时皇家每年冬天挑选上千名能手 , 于冬至在太液池上表演 , 被称作“冰嬉” , 成为一大国俗 。 清代画家所绘的《冰嬉图》就记录下了这一盛况 。 冰嬉中的一个代表性项目是“抢等” , 选手们穿着冰鞋 , 鸣炮一响 , 便向着皇帝所在的冰床滑去 , 以先到者为胜 , 与现在的速度滑冰非常相似 。
冬奥|冬奥考古|冰鞋在我国最早见于唐朝,滑冰利器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清代的冰鞋写作“冰鞵(xié)” , 在北京故宫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中曾展出两双清代的冰鞋 , 和《冰嬉图》里的冰鞋使用方式是一样的 。 冰鞋前头有高高的凤头 , 凤头部分近乎直角弯曲向上 , 凤头内侧增加一根钢条 , 使冰刀固定得更加牢靠 , 同时使凤头更加不易变形 。
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 , 电影《冰上姐妹》作为献礼片热映 , 滑冰运动员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 国内掀起一股“滑冰热” 。 北京每年冬季有数万人参加滑冰运动 , 仅1953年 , 什刹海冰场就接待了7.8万人 。 即便是夏天 , 都有人用橡胶带把自己绑在树旁 , 练习转弯动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