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冰墩墩频频登上热搜,供不应求 文创产品怎样“圈粉”( 二 )


只看他人的设计可不够 , 还得去实地观察熊猫 , 设计团队在四川现场取材时发现:相较成年熊猫 , 幼年熊猫四肢较短 , 而且走路呈内八字 , 显得更加圆润可爱 。 “另一方面 , 国际奥委会根据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相关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 , 建议将吉祥物相关产品的目标群体锁定在儿童 , 幼龄熊猫更容易获得孩子们的青睐 。 ”曹雪说 。
定下来造型基础 , 设计团队又犯了难:既然之前奥运会吉祥物主要吸引儿童 , 这次的设计要不要只面向儿童?
经过多次讨论 , 设计团队认为还是应该追求审美的“最大公约数” , 兼顾各个群体的诉求 。 设计团队发现 , 简约的形象设计更受欢迎 , 一只熊猫、一套冰壳足矣 。 曹雪说:“如果一味在吉祥物身上堆砌脸谱、剪纸等传统文化符号 , 不仅有可能会造成中国消费者的审美疲劳 , 也会增大国外受众的理解难度 。 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针对当前的审美诉求来设计 , 并着重体现中国元素、冬奥元素 。 ”
确定大致方向 , 设计团队开始着手修改、进行局部调整 。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 拿吉祥物的胖瘦来说 , 如何找到一个可爱又不臃肿的平衡点 , 只能通过一遍遍的试错 。 而且出于保密原则 , 设计团队需要从广州去北京现场向冬奥组委呈报修改方案 。 “往返北京20余次 , 我们一共建了近千个文件夹 , 每个文件夹都代表一套方案 。 ”曹雪说 。
最终 , 戴头盔、穿冰壳的冰墩墩诞生了 , 象征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彩色光环点缀在头盔上 , 显得未来感、科技感十足 。 冰墩墩身上浓厚的冬奥元素是吸引众多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 “冰墩墩相关产品不仅可爱 , 还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和奥运精神 , 和其它普通的玩偶、手办不一样 。 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福娃玩偶 , 我现在还珍藏着 。 ”小袁说 。
原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 , 冰墩墩既在传统的中国符号上进行创新 , 又成功讲述了北京冬奥会的中国故事 , 消费者购买冰墩墩 , 无形中将自己与北京冬奥会联结起来 , 这些都为如今的冰墩墩受欢迎奠定了基础 。
“中国文创产品有能力出海”
2019年9月 , 冬奥组委确定吉祥物冰墩墩后 , 11月份相关产品就得公开面向消费者 。 落实图纸上的设计 , 只有两个月时间 。 产品虽然看着简单 , 但涉及的技术难点可不少 。 尤其是那层冰壳 , 特许生产商为此费了不少脑筋 。
因为晶莹剔透又安全环保的特性 , 食品级硅胶被选为冰墩墩毛绒玩具外壳的原材料 。 但对于生产商来说 , 量产这么大的硅胶外壳 , 还是第一次 。 模具的结构设计、开模、试模、调试、生产 , 都是巨大挑战 。 硅胶外壳的软硬度怎么把握?怎么能让外壳更加通透?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 只能不断摸索调整 。
在冰墩墩的头部外壳上准确无误地印刷出“冰丝带”的颜色也不轻松 。 “印刷一般是平面进行 , 我们当时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进行试验 , 攻克了非常多的难题 , 才研制出比较成熟的印刷技术 。 ”某特许生产商总经理说 。
经过众多特许生产商的打磨 , 冰墩墩的毛绒玩具等相关产品终于实现量产 , 从图纸上“走”到消费者的手里 。 刚面世时 , 冰墩墩相关产品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 为啥如今一“墩”难求?
“北京冬奥会开幕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 冰墩墩乘着冬奥会的东风 , 借助社交媒体扩大了影响力 。 ”金元浦分析道 , “尤其是短视频具有目标精准、传播力强的特点 , 以冰墩墩为主题的短视频层出不穷 , 加快了传播速度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