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雪上马拉松”跑出最小自然足迹

白雪覆盖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 与周围山峦融为一体 。 随着冬奥会赛事的进行 , 雪上健儿在这里逐梦 , 寂静的山谷热闹起来 。
作为专门进行“雪上马拉松”竞技的冬奥场馆 ,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随山就势 , 尊重自然地形 , 最大限度保留自然原始地貌 , 将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贯穿全生命周期 , 用“最小自然足迹”的设计、建设 , 呼应绿色办奥理念 。
场馆设计融入自然山势
在白雪映衬下 , 沐浴着阳光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熠熠生辉 。
“在古杨树场馆群中 ,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是新建场馆里永久设施面积最小 , 临时设施面积最大的场馆 。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设计团队主要成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副所长潘睿说 , 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 , 少一分不必要的建设 , 就是对自然生态多一分尊重和保护 。
为凸显“雪上马拉松”的竞技特点 , 越野滑雪比赛赛道一般由多条深入自然山体的不同长度的路径系统组成 , 是一种利用自然地形、建立在自然地貌基础上的半人工赛道 。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将赛道布局在一个坡面上 , 面向体育场展开 , 赛道套叠设置 , 最大限度减少所占土地的范围 , 减少对林木的侵害 , 同时也尽可能地扩大了观众能够看到的比赛范围 。 ”潘睿介绍 , 在这个过程中 , 数字化地貌控制不可或缺 。 设计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模拟山体地形 , 将地形图、地表植被(大型乔木)、径流、构筑物信息输入模型 , 通过数字化模拟得到赛道建设的优化路径 , 并对土方量、迁移树木和排水设施进行优化设计 , 通过赛道和地形的拟合 , 实现有效的土方平衡和植被保护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所有场馆、比赛设施 , 都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造的 , 减少了在初始建设阶段对地貌的破坏 。 在场馆建设过程中把对自然环境的干预降到最低 , 尽量减少永久建筑的占地面积 , 用可拆除再利用的临时设施来补充场馆的功能需求 。
潘睿认为 , “最小自然足迹”的策略创造了一个更广泛的机会来利用固有空间 , 在保证冬奥会必要需求的前提下 , 以更少的赛前投入换取更大的赛后灵活性 。
冰雪活力邂逅厚重历史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赛道依山势而建 , 距离明长城遗址最近处仅有十几米 。
“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和长城遗址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 这种毗邻历史遗迹的冬奥越野比赛场馆 ,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 ”潘睿说 , “这是中国历史遗迹与现代奥运的一次亲密接触 , 非常难得 。 ”
一场冰雪活力与中国历史的浪漫邂逅 , 背后是设计、施工团队的努力付出 。 在紧邻明长城遗址的赛道施工中 , 作为施工方的中铁建工集团项目团队特别加强施工管理 , 设置施工红线及警示标语 , 强调古迹保护 , 减少对遗址的影响 。
除了对古迹高度重视外 , 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也是小心保护 。 赛道设计之初就确定不能破坏周围原生树木 , 施工时项目团队充分考虑既有山地特点 , 结合赛道要求 , 巧妙规划赛道环绕布设 , 避免伐树 。 运动员在树林中穿梭、奋力比赛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原始自然的意境 。
中铁建工集团张家口赛区“三场一村”项目经理姜秀鹏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满足对坡度和曲线的极高要求 , 赛道施工舍弃了按规范标准和图纸施工的传统方式 , 改由国际雪联专家现场踏勘确定 。 同时 , 在实时动态测量系统、手持定位仪等先进测量设备辅助下 , 双方齐心协力完成赛道施工与验收 , 为我国在滑雪赛道施工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