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波|滑雪医生养成记:为了4分钟抵达现场 接受4年魔鬼训练

对高山滑雪医生而言 , 普通人连站立都费劲的高山赛道 , 他们不仅要如履平地 , 还要在运动员发生意外时4分钟内抵达现场 。
为了这4分钟 , 我国第一代滑雪医生训练了4年 。 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是其中一位 。
满怀信心报名的宋新波 , 在第一次训练中就见识了高山滑雪的难度 , 一度打算“放过自己” 。 到冬奥会开赛时 , 他已能负重30斤自如滑行 。
宋新波说 , 他想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 , 中国有一支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 。
宋新波|滑雪医生养成记:为了4分钟抵达现场 接受4年魔鬼训练
文章图片

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 。 受访者供图
守望赛道的高山滑雪医生
冬奥会上最会滑雪的人是谁?除了运动员和教练 , 大概要数高山滑雪医生了 。
每天早上6点 , 宋新波会和队友们一起乘大巴 , 驶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上山的路是1个小时 , 之后 , 医生们备好自己的雪板和医疗包 , 分散至赛道和训练道的各个点位 , 开始一天的值守工作 。
位于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有7条雪道 , 雪道坡度大、落差大 , 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 , 承办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等极具观赏性的比赛项目 。
人们时常调侃 , “雪道的尽头是骨科” 。 滑雪是危险系数高的运动 , 高山滑雪更是如此 。 在陡峭的冰状雪赛道中 , 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 , 受伤率在15%以上 。 冬奥会期间 , 已有多名运动员出现开放性骨折 , 有的甚至摔断了动脉 。
正因如此 , 高山滑雪医生是赛事不可或缺的一员 。 根据要求 , 一旦有运动员摔倒受伤 , 医生们要在4分钟之内抵达现场 , 而除去清空赛道的时间 , 留给他们的只有1分钟左右 。
当宋新波在点位站定 , 目光会一直紧锁赛道 , 关注每个从雪上飞速掠过的身影 。 除非有人轮岗 , 值守一刻也不能休息 , 为了确保第一时间赶到 , 医生必须站在户外 。 寒冷 , 是最大的挑战 。
宋新波最冷的一次 , 是在第三赛道的一个风口处值守 。 冬季的高山上 , 体感温度低至-35℃ , 滑雪服、羽绒服、隔离衣、电加热袜子全部穿上 , 在户外仍会迅速冻透 。 那一天 , 有69个国家的运动员在赛道上训练 , 宋新波的注意力都在场上 , 结束后才察觉自己浑身发抖、反应迟钝、连手脚都感觉不到 , 只想睡觉 。 事后回想 , 其他滑雪医生也曾出现类似症状 , 这是失温症的初期表现 。
比赛与训练结束之后 , 医生们才能返回 。 回程的大巴车上 , 几乎所有人都在用睡觉补充体力 。
宋新波|滑雪医生养成记:为了4分钟抵达现场 接受4年魔鬼训练
文章图片

2月15日 , 宋新波在延庆赛区海坨山山顶执行医疗保障任务 。 受访者供图
四年魔鬼训练 雪技脱胎换骨
刚加入高山滑雪医疗队时 , 宋新波对自己的滑雪技术颇为自信 。
当时 , 中日友好医院接卫生部门通知 , 在院内召集会滑雪的外科医生 。 宋新波滑了四五年的雪 , 上过高级道 , 自觉技术不错 , 且有急诊外科的从业经验 , 于是报了名 。
滑雪医生从各地各医院征集而来 , 报名后要通过一场线下测试 , 不少医生未能通过测试 , 宋新波和两名同事幸运通过了 。 直到正式进入系统培训 , 宋新波才发现自己把滑雪想得太简单 。
训练从2018年开始 , 每年雪季都要进行 。 一天训练5-6小时 , 持续一个月左右 。 第一次训练 , 宋新波就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 , 几个小时练下来 , 宋新波全身疼痛 , 结束后饭也不想吃 , 只想躺下 , 真躺下了 , 翻身的动作都不敢做 。 他一度心想 , 如果挺不住就算了 , 坚持到第二周 , 身体才逐渐适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