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特创意 在光影中展示文化自信

中国|独特创意 在光影中展示文化自信
文章图片

图为闭幕式熄灭主火炬环节 。 本报采访人员 邓伟摄
2月11日 , 距2月4日本届冬奥会开幕才过去一周时间 , 当全世界依然津津乐道于开幕式上古老而绝美的二十四节气、一“鸽”也不能少的烂漫温暖、千万雪花汇聚的“微火”时 , 偌大的鸟巢已然转换节奏 , 酝酿着冬奥会闭幕式的惊艳 。
主创团队几乎没有试错空间
2月11日 , 这一天距冬奥会闭幕仅剩9天时间 , 闭幕式演职人员首次进场联排 。 “闭幕式整体方案在开幕式确认之后几乎就成型了 , 我们秉承‘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宗旨 , 与开幕式一脉相承 。 ”闭幕式导演沙晓岚说 。 时间紧迫是大家面临的非常现实且棘手的问题 , “在进场前 , 我们只能通过视觉效果进行1∶1模拟 , 包括环节的彩排 , 都尽量去还原鸟巢的环境 , 但现场的实地彩排才是最关键的 。 很多画面衔接 , 虚拟与现实影像比对调整 , 音乐、表演、影像的配合 , 都必须准确咬合 。 ”
主创团队没有太多试错的空间 , “视觉影像设计上 , 一个小动作、一个画面修改了 , 渲染时长就要48小时 , 服装、道具也要相应地调整 。 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准备时把所有工作做到最好 , 把试错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主创团队和时间赛跑 , 很多工作完成时已到凌晨 , 而所有的统筹、编导人员几乎都睡在现场 。 如此紧张的节奏里 , 大家“抢”出了三次全要素正式彩排 , 在舞美、灯光、音响等方面进行了一轮全面修改 。
2月13日 , 一场大雪降临北京 , 鸟巢的LED屏幕和跑道上积满了厚厚一层雪 。 “当天下午4点多钟 , 我们开始扫雪 , 晚上6点又进行了第二次清扫 。 ”最近几天 , 北京又常有大风 , 气温很低 , “但所有的演职人员没有叫苦叫累 。 ”闭幕式上 , 大部分演员来自大、中、小学 , 还有不少小朋友 。 “他们随时都保持着最饱满的热情 , 每次彩排都像正式演出一样 , 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 也备受鼓舞 。 ”沙晓岚说 。
“折柳寄情”展现中国文化底蕴
开幕式上 ,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巧思让全世界拍案叫绝 , 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伊始 , 就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深刻定义 。 闭幕式上 , 脱胎自中国文化的灵感仍在延续:遍布观众席间的红灯笼、十二生肖、中国结……处处是鲜明亮眼的中国元素 。
“闭幕式有很多固定的仪式环节 , 其中 , ‘缅怀’是大家最关注也是讨论度最高的环节 。 ”沙晓岚说 。 这一次 , “缅怀”环节融入了中国人“折柳寄情”的情怀 , 也最能体现闭幕式期待为固定环节赋予的情感寄托和意象表达:伴着《送别》的音乐 , 长长的柳条拂动 , 深寄思念与祝福……
“面对即将分别的人 , 我们折柳相赠 , 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 , 我们也会‘折柳寄情’ 。 ”沙晓岚解释创意时说 , “在一般印象里 , 缅怀逝去的先辈是沉痛悲哀的 ,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 , 更有希望像柳枝一样坚韧的美好祝愿 。 冬去春来 , 总有新生 , 这展现出了中国人千百年沉淀下来的豁达的人生哲学 。 ”在整体视觉呈现上 , 折柳寄情是写意的、符号化的 , “通过众人‘折柳寄情’的大场景 , 我们表达了不忘过往、牢记来时路的细腻情感 , 以及面对苦难总能生生不息的向上蓬勃感 。 这是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 , 也是对‘更团结’这一理念的升华 。 ”
“双奥之城”是呈现的核心内容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