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探访首钢滑雪大跳台医疗保障团队 “雪飞天”上的8个昼夜

探访首钢滑雪大跳台医疗保障团队——
“雪飞天”上的8个昼夜(大健康观察)
熊 建 卢国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22日 第 09 版)
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之一 , 有“雪飞天”的美称 。
在这里 , 运动员要从垂直高度48米、坡面30度的起跳区全速滑下85米 , 在空中完成旋转、抓板等技巧动作后 , 在坡面38度的落地区平稳着陆 , 是难度极高的极限运动 。
在这里有这样一支队伍 , 当谷爱凌、苏翊鸣夺冠时 , 尽管近在咫尺却必须坚守岗位 , 保护赛场上运动员和赛场下观众的健康和平安 。 他们是这里的医疗保障团队 。
2月15日 , “雪飞天”完成本届冬奥会全部项目的比赛 。 同时 ,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医疗保障团队 , 也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 挥别首钢赛区 。
比赛前一年就开始准备了
按照赛程 , 从2月7日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开始 , 到2月15日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 , 首钢滑雪大跳台共有4个项目进行比赛 , 赛程并不长 , 但医疗保障准备工作从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 。
“这里是北京赛区唯一一个雪上场馆 , 而且全是新项目 , 可供借鉴的场馆医疗保障和救治经验很少 。 ”场馆医疗官、北京天坛医院人力资源处处长康帅说 , 为了尽早熟悉场地和救治流程 , 从2021年3月开始 , 医疗保障团队就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和各种推演 。
医疗保障团队共有成员74名 , 承担运动员和观众的医疗保障工作 。 在团队组建之初 , 就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除了场馆医疗官康帅、副医疗官王昊等神经外科专业的骨干外 , 保障团队成员分别来自骨科、颌面外科、普外、心内、呼吸、急诊等专业 , 一方面能够满足创伤救治的需要 , 另一方面也能够应对常见内科疾病的救治 。
“首钢滑雪大跳台共有4个医疗站 。 其中两个FOP(比赛场地)医疗站一个在起跳台旁 , 一个在结束区 。 还有一个运动员医疗站和一个观众医疗站 。 ”康帅说 , 落地区是最危险、最关键的地方 , 而救治最难的是中段的平台区 , 那里有近40度的陡坡 , “人爬上去都困难 , 不要说转运了” 。
在接下来的300多天里 , 在冬奥组委和医院的帮助下 , 医疗保障团队一边尽可能多地收集赛事保障信息 , 一边充分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 反复讨论、演练应急预案的各种细节 , 每个环节的衔接要求精确到秒 。
“真到了赛场上 , 一旦发生意外 , 必须尽可能减少伤员痛苦 , 实现快速高效救治 。 ”康帅说 , “我们的一举一动 , 表现的是中国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面貌 , 一点儿都不能含糊 。 ”
救援演练中遭遇“当头棒喝”
2021年12月1日开始 , 医疗保障团队陆续进驻首钢滑雪大跳台;农历小年刚过 , “大部队”全部到位 。
“太美了!”刚到赛场 , 队员们被覆盖着白雪的“雪飞天”惊艳了 , 接着就被拉到医疗站 , 开始“真刀真枪”的演练 。
如何在保护固定上肢的情况下脱卸伤员的雪板 , 在坡道上抬起伤员脊柱板时如何协调4位队员起身的高度姿势 , 在救援过程中如何保护运动员的隐私 , 如何让重达300斤的船式担架“听话”……一些在手术室里很容易完成的工作 , 在天寒地冻又很滑的雪地上 , 让医生们显得笨手笨脚 。
“要想游刃有余 , 没有别的办法 , 只有反复练习 。 ”王昊说 , 每次演练 , 团队都要多角度记录下来 , 大家对照视频中的问题反复练习 , 不断改进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