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都灵:让都市与冬奥会共舞

滑雪|都灵:让都市与冬奥会共舞
文章图片

2006年2月8日 , 冬奥会比赛项目单板滑雪的趣味雕塑矗立在都灵街头
这是第一届采用城市/山地举办模式的冬季奥运会 , 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对城市冬奥模式的认可 。
《环球》杂志采访人员/刘咏秋(发自都灵)
回看1999年 , 2006年冬奥会主办权花落都灵似乎很偶然 。 那一届冬奥会的申办方可谓强者如云:芬兰的赫尔辛基、奥地利的克拉根福……最厉害的竞争对手乃是呼声甚高的锡永 , 一个人口只有8万、已第三次申奥的瑞士滑雪胜地 。
都灵虽然是环阿尔卑斯山最大的城市 , 人口达90万 , 却最后一个提交申请 , 且第一次竞标 , 因此是十足的奥运会“小白” 。 当国际奥委会宣布都灵以53∶36的票数击败锡永 , 赢得主办权时 , 所有关注者 , 包括都灵人自己 , 都觉得难以置信 。 “这简直就像做梦” , 时任都灵市长瓦伦蒂诺·卡斯德拉尼说 。
外界对都灵能否举办冬奥会也存有质疑和担心 。 比如交通不便、比赛场地分散可能导致参赛者减少 , 新建场馆在比赛后利用率不高等 , 但都灵冬奥会组委会以良好的规划与组织 , 不仅打消了这些顾虑 , 而且在2006年交出了堪称完美的答卷 。
冬奥“滑”进大都市
2006年 , 是冬奥会50年后第二次来到意大利 , 第10次走进阿尔卑斯山区 。 国际奥委会选择都灵而非其他5个竞标地 , 其实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甚至冒险:过去的冬奥会 , 都在滑雪胜地举行 , 而这一次 , 冬奥会要携手都灵 , 从高处不胜寒的滑雪场 , “滑”进大都市 , 并像夏季奥运会那样 , 传递奥运精神 , 接受万众瞩目与欢呼 。
都灵冬奥会包括7项运动和15个大项目 , 在8个不同的比赛场地进行 , 来自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8名运动员、650名评委和裁判员 , 以及超过90万名现场观众参加 , 全球上亿观众通过电视分享了这场精彩的冬奥盛会 。
此前 , 都灵主要以工业、经济而闻名 , 与米兰、热那亚一起 , 撑起了意大利工业铁三角 。 都灵GDP仅次于米兰和罗马 , 在国内位列第三;在世界上 , 它则因贡献了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等著名品牌而赢得“汽车之都”的名号 ,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都灵甚至有底气与美国底特律相提并论 。
过去 , 都灵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的城市 , 不接受变化和多样性 。 20世纪80年代 , 都灵经受了由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阵痛 , 但仍保持了意大利和欧洲主要工业中心之一的地位 。 20世纪末 , 都灵提出打造“文化、旅游、商贸和体育”之城的理念 , 才有了申办冬奥会的念头和举措 。
事实上 , 都灵历史悠久 。 在古罗马时期都灵一直是帝国北部的军事要塞;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 逐渐从商贸军事十字路口变成了欧洲重要的政治中心 , 1563年成为萨伏依公国的首都 , 随后是萨伏依王室统治下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 , 最后是意大利1861年统一后的第一个首都 。
不寻常的历史给都灵留下了众多文化设施和名胜 , 其中不乏皇宫与博物馆 。 与其他意大利城市的狂野随性不同 , 都灵城市规划严谨整齐 , 混合着皇家的肃穆气派与军队的守正威严 , 以及工业化的理性审美 , 克制而不张扬 。
冬奥新模式
历史上的都灵曾长期作为都城 , 这让其有足够的财力来展现不同时代的建筑审美元素 , 从而形成了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法式建筑相混搭的奇异风格 。 “此城 , 何等尊贵 , 何其肃穆!”这是尼采19世纪初到都灵时的由衷赞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