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怎么打出“ONE FAMILY”?揭秘冬奥焰火背后的“中式浪漫魔法师”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刘芳洲、余春生
2月20日 , 在一场绚烂的焰火表演之后 , 2022年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 。 立式“五环”与卧式“五环”寓意着“双奥之城” , “天下一家”“ONE FAMILY”写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主题 , 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焰火前后呼应 , 在鸟巢上方尽情绽放着奥运的魅力 。
“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 ”无数网友为开闭幕式的焰火表演感动不已 , 在社交平台上记录激动的心情 。 而在鸟巢的下方 , 有一支来自湖南的烟花技术团队 , 抬头仰望着亲手安装的烟花顺利绽放 , 那是他们在天空中展示的“魔法” 。
100余次的调试与90秒的高光
奥运圣火缓缓熄灭 , “五环”烟花腾空而起 , 冬奥会闭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时长为90秒 , 而在此之前的技术调试却多达100余次 。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焰火保障组技术负责人刘勇章 , 来自湖南浏阳东信烟花集团 。 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烟花燃放作业中 , 他参与了产品生产设计、实验设计、投入生产到烟花燃放的整个过程 。
“我们前后总共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 前期做的是产品的试验 。 ”刘勇章说 , “所有的特效产品都不是单个研发产品 , 而是要将研发产品组合起来 。 ”
组合意味着难度翻倍 。 不仅所有产品的效果都要在理想的设计范围之内 , 还要设计一套可以成功呈现特效的燃放装置 。
“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 我们通过3D模拟把研发的参数加进去 , 再根据模拟演示的情况做整个烟花燃放装置 。 ”刘勇章说 , 因为特效烟花燃放涉及的技术要求非常细致 , 团队前后调试了上百次 , 直到开幕式的前一个月还在慢慢地测试 , 改进烟花的不足之处 。
备受瞩目的“迎客松” , 就是这样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作品 。 因为“迎客松”的松针向上生长 , 而焰火爆炸时则包含上下两个方向的烟花 , 为了使其在空中完美形成图案 , 刘勇章的团队下了不少功夫 。
“对于‘迎客松’产品 , 要在哪一个范围面积开爆 , 上空的发射时间是多少 , 我们都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去调整 , 有些还是通过机器设备测出来的 。 ”刘勇章说 。
不仅造型别致且饱含文化寓意 ,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烟花更是将“简约”与“环保”做到了极致 。
2月20日 ,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视觉艺术总设计蔡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开闭幕式的烟花加起来都没有2008年奥运会使用的十分之一 。 对此 , 刘勇章也深有感触 。
“这一次不像以往燃放很多的烟花 , 来烘托氛围 。 冬奥会开闭幕式的焰火表演更多的是以画面的形式来展现 , 除了烘托氛围之外 , 还包含了文化方面的内容 。 ”
刘勇章还介绍道 , 开闭幕式上燃放的所有烟花 , 都是通过工艺和材料的调整 , 做到了无纸化 , 燃放过后不会产生纸屑 , 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
南方人的“浴雪奋战”
在冬奥会开幕前的一个月 , 刘勇章带着100多人的安装团队到达北京 , 开始进行燃放装置的安装调试 。 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来自湖南 , 除了要在鸟巢顶部的复杂钢架上高空作业 , 他们还要在北方的大雪中“浴雪奋战” 。
“第一次预演的时候刚好下大雪 , 整个鸟巢顶部钢梁上基本全部被雪覆盖 , 上面都是滑的 , 我们只能在上面趴着、摸索着走 。 ”刘勇章说 。
鸟巢顶部的钢梁倾斜角度不同 , 有的甚至比较陡 。 “站都站不稳 , 还要拿着产品、带着设备上去安装” , 一名安装组成员说 , “北京的雪不像南方 , 落地不会马上就化 , 在上面待一小会儿 , 我们身上都落满了雪 , 像‘雪人’一样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