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清华大学教授季林红:科技辅助冬残奥运动员发挥最大潜能

2018年起 , 由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季林红担任负责人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项目正式启动 。
“陆续升起3面五星红旗!”3月5日 , 北京冬残奥会首场颁奖典礼上 , 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幕发生 。 截至当日比赛结束 , 中国运动员们摘得2金1银2铜 。 3月6日 , 中国选手梁景怡在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夺得金牌 , 这已是中国代表团第六金 。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以来 , 中国残疾人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队工作人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季林红忙碌地穿梭于各个赛场之间 。 取得这样的成绩让他“超乎意料” 。
在运动员奋力拼搏、教练员有效指导和各种支持之外 ,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 , 那就是科技的力量 。
2018年起 , 由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季林红担任负责人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项目正式启动 。 该项目由中国残联推荐 ,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实施 。 该项目在运动员的分级选材、训练监控、技术动作优化、专项辅助器具装备、伤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科技保障 , 综合保证训练过程和比赛过程能够发挥运动员的潜力 。
“超越太多啦!”至此 , 季林红教授团队4年前为此次冬残奥会定下的目标 , 已经全部实现突破 。
团队|清华大学教授季林红:科技辅助冬残奥运动员发挥最大潜能
文章图片

3月6日 ,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举行 , 中国选手杨洪琼在比赛中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杨冠宇 摄
“没有任何滑雪架是一模一样的”
距离比赛还有不足1个月 , 运动员的滑雪架仍然在反复调整迭代 。 测试赛中 , 就有运动员的滑雪架“摔瓢了”;还有运动员的滑雪架使用起来觉得不够舒适 , 怎么办?“我们赶紧再重新设计、重新制作 , 不计成本 。 ”季林红表示 。
残奥运动员进行比赛及训练中需要用到专用器械及设备 , 包括假肢、滑雪架、雪橇、头盔、穿戴、护甲等 。 这部分工作由季林红亲自负责 。
季林红告诉采访人员 , 冬残奥会很多项目所使用的赛道和冬奥会的赛道和运动形式是相同的 。 最大的不同在于 , 残疾人运动员的残疾类型不同 , 下肢截肢、下肢肌体萎缩、上肢截肢 , 还有其他损伤情况 。 “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是最大的问题 。 ”
“没有哪位运动员的滑雪架和别人是一模一样的 。 ”季林红告诉采访人员 , 不少残疾人运动员滑雪都需要借助滑雪架 , 而运动员各自情况不同 , 腿长、体重、发力习惯等都不一样 , 因此他们所需的滑雪架的尺寸、重心位置等也不可能一致 , 因此 , 每个运动员的滑雪架都需要根据每位运动员情况量身定制 。
滑雪架看起来很简单 , 但是 , 如果是截肢的运动员 , 坐在上面重心很有可能是偏的 , 要想在左右拐弯时保持平衡 , 重心放在哪儿?往前倾还是往后倾?材料强度大就会重 , 要是想在保持强度的同时还能轻一点 , 要用什么材料?有的运动员使用滑雪架是坐姿 , 有的是跪姿 , 运动员与滑雪架分别如何固定?……这些细节问题都对滑雪架的设计提出了要求 。
季林红说 , 对于器械的设计及使用效果 , 团队曾做过量化评估 , 但最终还是要根据运动员的使用感受和偏好来进行调整 , 要让运动员感觉舒适 , 并且能把力量发挥出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