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自主研发“十年磨一剑”只为让盲人也能看见图文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采访人员丁亦鑫)“触感好、很均匀、没有异味 。 ”这是本届冬残奥会冬季两项中心场馆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听到的外国运动员对明盲对照中英文版场馆介绍手册最多的评价 。 “这两天很多外国朋友对这个感兴趣 , 原本场馆中留存了近20本手册 , 因为很多人想要留作纪念 , 目前就剩下3本了 。 ”
起源:善意点燃盲文的“火花”
和一般盲文印刷品不同 , 这本手册采用了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绿色盲文印刷新技术 , 触感更好 , 抗菌又环保 。 宋延林便是这项技术的主要负责人 。
进入中科院24年 , 宋延林起初并不是研究盲文印刷的 。 大约十年前 , 他在街头听到了一个小女孩在唱歌 , 一下就被歌词触动了 。 “后来才知道 , 那首歌叫《你是我的眼》 , 说的就是盲人的故事 。 ”也正是从那时起 , 宋延林想着 , 能不能用自己的专业为这个群体做点什么 。
化学研究出身的他 , 瞄准了盲文印刷这个方向 。 传统的盲文印刷设备存在依赖进口、印刷成本高、易磨损等诸多弊端 , 如果能突破这些问题 , 降低盲文印刷的诸多门槛 , 可以带来更多便利 。
团队|自主研发“十年磨一剑”只为让盲人也能看见图文
文章图片

明盲对照的冬季两项中心简介手册 。 人民网采访人员 丁亦鑫摄
突破:解决学术界几十年的难题
带着这个目标 , 宋延林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近十年的钻研 。 “实际上 ,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解决迟迟没有突破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 。 比如马兰戈尼效应 , 这也是学术界探讨了几十年的一个难题 。 ”他们通过解决这些科学难题 , 对墨滴多种图案成形进行精确控制 , 实现对纳米功能材料“点、线、面、体”的精细图案化组装 , 突破了传统印刷技术的精度极限 。
在得知能为北京2022冬残奥会制作相关产品的消息后 , 宋延林和他的团队都沸腾了 。 “当然高兴!我们做的东西起初是在盲校用 , 现在能展示在更大的世界舞台 , 大家都很期待也很有压力 。 ” 对于这个团队来说 ,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 更是爱心和善意的延续 。
如今 , 当初的小小愿望不仅实现 , 还登上了国际赛事的舞台 , 宋延林也倍感自豪 。 “服务冬奥 , 科技助残 , 不一样的冬奥 , 不一样的温暖 。 ”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文案 。
未来:让盲人朋友在更多场景享受便利
“没接触过盲文的朋友不知道 , 传统的盲文摸起来很硬、还会有刺激性气味 , 摸久了更是容易磨损 , 寿命不长 。 ”宋延林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 他自己也会尝试蒙上眼睛去体验盲人读书的感觉 。 “闭上眼的时候 , 嗅觉会格外灵敏 , 气味更明显 。 ”化学是宋延林的老本行 , 他的团队通过特殊的材料分子设计让墨水不仅没有刺激性气味 , 还可以增加芳香 。
然而 , 科研工作者的巧思不止于此 。 即便是已经做到了墨滴的精准成形 , 突破了学术界的诸多难题之后 , 他们并没有满足 , 而是想要把这一技术拓展到更多的应用场景 。
传统的盲文采取金属冲刷的方式 , 需要印在特定的高强纤维的纸张上 , 不仅成本高 , 还受材质限制 , 这样一来 , 盲文很难得到更多应用 。
关于盲文印刷的过程 , 宋延林举了一个咖啡渍的例子:一滴咖啡在固体表面干的过程中会扩散 , 形成边缘厚、中间薄不均匀的点 。 “这个过程是不受控的 , 但在我们的技术中 , 通过控制基材表面和液滴的相互作用 , 从而控制整个干燥的行为 , 实现精确打印 。 这样一来 , 几乎你想到的各种固体表面都可以印制盲文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