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徐嘉与师父王行资武带领徒弟们练习太极。|太极拳世锦赛冠军创新武术传承:“下山”又“上山”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徐嘉与师父王行资武带领徒弟们练习太极。|太极拳世锦赛冠军创新武术传承:“下山”又“上山”】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徐嘉与师父王行资武带领徒弟们练习太极。|太极拳世锦赛冠军创新武术传承:“下山”又“上山”
文章图片
图为徐嘉与师父王行资武带领徒弟们练习太极 。 何蓬磊摄
中新网重庆3月20日电题:太极拳世锦赛冠军创新武术传承:“下山”又“上山”
中新网采访人员钟旖
学习太极拳的 , 只能是老人吗?在重庆市南岸区太极拳协会会长徐嘉看来 , 答案是否定的 。
作为2019年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太极剑项目“双料冠军” , 这位颇具侠义气质的武当派“资武太极拳术”传承人20日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修习太极拳者已逐步呈现低龄化、年轻态趋势 , 传承之路未来可期 。 ”
徐嘉介绍说 , 近七八年 , 系统修习“资武太极拳术”的弟子就有上万人 , 不仅来自多个国家、各行各业 , 还有一家三代、一家五口齐上阵的 , 年龄最小的仅5岁 。 她坦言 , 中国传统武术被更多人接受的背后 , 是弘扬路径的不断创新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徐嘉与师父王行资武带领徒弟们练习太极。|太极拳世锦赛冠军创新武术传承:“下山”又“上山”
文章图片
图为重庆市南岸区太极拳协会会长徐嘉 。 何蓬磊摄
太极“下山”:打开民众认知武术窗口
2009年 , 因身体抱恙 , 人到中年的徐嘉为寻求强身健体之方 , 在机缘巧合下 , 跟随武当三丰派传人王行资武修习太极拳 。 半年后 , 她的体能从“马步都扎不稳”进步为“可以跑五公里” , 徐嘉心中尘封的“武侠梦”也被点燃 , 遂一心扎入太极拳的练习与研究中 , 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助力 。
“要想让民众了解太极 , 要先给他们一个认识的窗口 。 武术不是遥不可及的 , 而是就在身边 。 ”徐嘉说 , 人群密集处如公园、社区、广场 , 都是她引领习武的活跃地带 。 为让大众改变对太极“老、旧、陈腐”的片面认识 , 师兄弟们不仅在线上入驻各大社交平台 , 还把太极拳课程大胆搬进年轻人扎堆的健身房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徐嘉与师父王行资武带领徒弟们练习太极。|太极拳世锦赛冠军创新武术传承:“下山”又“上山”
文章图片
图为徐嘉在室外练习太极 。 何蓬磊摄
2016年 , 武当太极在重庆的传承基地“资武太极道馆”在一繁华商圈开业 。 这是中国首个武馆与公立图书馆相结合的空间 , 南岸区图书馆将数千册书籍置于其中 。 作为开放式的公共场所 , 往来民众可隔着一道玻璃 , 感受“一文一武”“一动一静”的东方文化魅力 。
除了在闹市扩大科普面 , 徐嘉会在固定时间深入乡村基层 , 向农村民众教授易筋经、马王堆导引术、八段锦、五禽戏等系列健身气功 。
为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 徐嘉还把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教学送进校园 。 至今 , 系列课程已在当地10余所中小学落地 , 传统武术的普及焕发新生机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徐嘉与师父王行资武带领徒弟们练习太极。|太极拳世锦赛冠军创新武术传承:“下山”又“上山”
文章图片
图为武馆与公立图书馆相结合的空间 。 何蓬磊摄
太极“上山”:为武者辟一方自如天地
2020年 , “资武道馆太极拳术”被列入南岸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同年“资武太极道馆”总部整体搬迁上山 。
徐嘉称 , 经十余年沉淀 , “资武太极拳术”已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 , 区分入门、初中、高阶 , 且每个阶段又分形、意、气、神4层状态 。 为更好地传承 , 因材施教同样重要 。 她提出“一人一太极”的研学思路 , 习武者奠定扎实的武术技法后 , 还需根据自身的体能、心理状态不断调整 , 达到自我平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