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巅峰不再 重走来路——老将吴越的轮滑之路

新华社石家庄4月26日电 题:巅峰不再 重走来路
——老将吴越的轮滑之路
新华社采访人员杨帆
因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 , 河北省滦州市的轮滑教练吴越已经居家一周多时间了 , 但每天工作没有落下——他将学员们上交的居家训练视频挨个翻看 , 逐一在线上进行指导 。
手机屏幕那头的孩子们是否在保质保量进行训练 , 让他放心不下 。 为实现亚运会梦想 , 他要参加5月举行的中国队轮滑项目选拔赛 , 他自己的训练计划 , 更是一刻不敢耽误 。
今年31岁的吴越曾是河北省轮滑队运动员 , 多次参加国际轮滑公开赛并获冠军 , 目前仍是河北省自由式轮滑速度过桩项目的纪录保持者 。 吴越从小学三年级就接触轮滑 , 进入河北体育学院读大学后真正走上专业道路 。
2016年从省队退役后 , 吴越决定返乡 , 到滦州海阳学校做一名体育教师 。
对于这件事 , 时至今日亲友间仍有一些议论:顶着多个冠军光环 , 完全可以去大城市、大平台 , 去找更好的工作、挣更高的薪资 , 但他却回到小县城当老师 。 “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同、追求目标不同 , 我更喜欢小地方的生活 , 也希望能在家乡挖掘培养有潜力的孩子 。 ”吴越说 。
轮滑是一项健康的有氧运动 , 对提高人的平衡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 , 因为近年来冰雪运动发展火热 , 轮滑也得到了更多关注 。 吴越说:“以前学轮滑的主要是青少年 , 现在年龄段更宽了 , 参与人数更多了 , 是个好事 。 ”
为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专业轮滑培训上 , 2019年吴越几乎把全部积蓄拿出 , 在当地成立一家名为“小歪轮滑运动中心”的培训机构 。
作为国家轮滑高级教练员、国家一级裁判员 , 吴越坚持专业化差别教学 , 学员队伍常年维持在50人左右 , 4名专业教练针对不同年龄段学员进行教学 , 室内训练场约470平方米 , 每周开放6天 。
“有人参加训练是为走专业打底子 , 有人参加训练为了增强体质 , 所以对他们的要求是不同的 。 一样的是 , 他们都热爱轮滑 , 所以我会把我对这项运动的热爱都传递给他们 。 ”吴越说 。
轮滑课堂上 , 吴越趟出了一条路 , 竞技层面上 , 近几年他也有所收获 。 2021年 , 吴越应召作为河北轮滑队主教练参加第14届全运会 , 最终队伍拿到速度轮滑女子组10000米第五 , 速度过桩男子组第七名和第八名 。
“跟目标有距离 , 队员们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 。 ”吴越说 , “看着年轻运动员挥汗赛场 , 真的很羡慕 , 很想以运动员的身份去参赛 。 ”
西安全运会上的心动 , 让吴越下决心参加国家队选拔 。 但年龄偏大、体能不足以及长期形成的运动伤病 , 这次“老将”出征让轮滑圈内人士惊讶 。
“我决定参赛的最终原因 , 因为一份对姥爷的愧疚吧 。 老人在世时支持我玩轮滑 , 那时候我没得过奖 。 ”吴越说 , “第一双轮滑鞋是姥爷花3800多元给我买的 , 后来我有了定制的‘战靴’ , 但最重要的鞋子 , 是姥爷送的那一双 。 ”
从今年2月起 , 吴越开始疯狂训练“补课” 。 深夜的训练场 , 从起点到终点 , 起跑、助跑、绕桩、冲刺……这样反复 , 吴越每天要练300多遍 。
因为杭州亚运会预选赛上 , 中国队在速度过桩项目仅有两个名额可以为国出战 , 所以下月的国家队选拔吴越压力更大了 。 “朝着最好成绩使劲 , 已经不在巅峰 , 只能去挑战自己 , 让孩子们看到我的努力 , 看到我来时的路 。 ”吴越说 。 (完)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