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赛会制三年 CBA走到岔路口

本报采访人员 陈嘉堃
随着辽宁队在总决赛中4比0击败浙江广厦队 , 捧起队史第二座总冠军奖杯 , 2021至2022赛季CBA正式落下帷幕 。 这是CBA采用赛会制的第三个赛季 , 纵观整个赛季的进程和态势 , 可谓有喜有忧 , 中国职业篮球的发展来到了岔路口 。
竞争格局变化不小
在过去几个赛季中 , 广东队和辽宁队是整个联盟的统治者 。 本赛季CBA , 辽粤争霸的局面有了转变 , 广厦队和浙江队多年的青训开花结果 , 无可争议地跻身第一档球队 。 大规模引援的上海队异军突起 , 获得常规赛前三名 。 常规赛中 , 前几名的战绩始终没有拉开 , 直到最后三轮比赛 , 辽宁队才锁定头名 , 这种情况在之前几个赛季是没有出现过的 。 排名第一的辽宁队战绩为32胜6负 , 身后的广厦队仅差一个胜场 。 排名第三、第四的上海队和浙江队战绩同为28胜10负 , 位居第五、第六的广东队、深圳队也不过多输了两场球 。 第一档球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 季后赛入场券的争夺同样激烈 。 多支球队为了第8至第12名的排位激烈竞争 。

从结果上看 , 季后赛中大量出现横扫的局面 。 但从过程分析 , 比赛并不缺少激烈的对抗 。 辽宁队、广东队都遭遇了极大的挑战 , 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轻易击败对手 。 若不是广厦队多位主力遭受伤病困扰 , 总决赛的过程绝对会更加激烈 。 越来越多的球队在进步 , 球队间的差距在缩小 , 这对于CBA联赛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 百花齐放才能够让联赛更有观赏性 , 得到更多的关注 。
年轻球员担当重任
以往的CBA过于依赖外援 , 本土球员特别是年轻选手很难冒头 。 本赛季 , 无论是通过选秀 , 还是各队青训培养出来的年轻球员 , 都在赛场上成为关键人物 。 广厦队在青训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 本赛季迎来了收获时刻 。 “广厦三少”是球队的顶梁柱 , 球队围绕他们进行战术布置 , 外援更多是在发挥辅助作用 。 胡金秋当选常规赛MVP(最有价值球员) , 孙铭徽进入最佳阵容第一阵容 , 这些都是对他们的肯定 。
在前几个赛季已经崭露头角的张镇麟、贺希宁等球员继续进步 , 成为联赛中的明星球员 。 一些新人的表现也获得肯定 , 上海队的李添荣、浙江队中锋余嘉豪、北控队的廖三宁都有着优异的发挥 。 通过选秀进入CBA的赵柏清、黎伊扬、张殿梁等人 , 也在各自球队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 CBA联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 将为中国篮球提供宝贵的财富 。
组织管理有待提高
CBA联赛同样存在着问题 。 球场上的防守动作过大 , 恶意犯规屡现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球员不断出现伤病 , 有人甚至赛季提前报销 , 减弱了CBA的观赏性 。 无论何时 , 球员的健康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 恶意犯规之所以始终无法杜绝 , 部分原因是CBA的处罚力度有些宽松 , 罚款和禁赛几场的方式不会对个别球员造成太大的威慑力 。 对于那些恶意行为以及屡教不改的球员 , 必须要从严、从重处罚 。
此外 , 本赛季的CBA还发生过多次因为裁判判罚引起的争执 , 虽然CBA官方每轮都会对裁判问题进行“复盘” , 但这改变不了比赛结果 。 一项成熟的赛事 , 裁判不应该成为主角 , 更不应该成为场外的热点和话题 , 只有裁判队伍整体能力得到提升 ,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比赛 , 让比赛的过程更加流畅 。
疫情之下 , 赛会制让CBA各家俱乐部面临巨大的经营困境 。 由于比赛时间被分割 , 联赛关注度、影响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 也必然会导致联赛商业价值的下降 。 赞助商缩减投入 , 也让各家俱乐部的亏损进一步增加 ,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 本赛季CBA已经落幕 , 但CBA的未来将向何处发展 , 太多的问题要去思考 , 太多的工作要去完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