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复盘曼联1-1利物浦:各踢半场好球,体能瓶颈导致再次功亏一篑

曼联|复盘曼联1-1利物浦:各踢半场好球,体能瓶颈导致再次功亏一篑

在退无可退的悬崖边 , 索尔斯克亚变阵3后卫 , 快速直接的长传球反击是红魔鬼仅剩的武器 , 但红小鬼们在比赛中严格执行了战前的部署并且取得了成功 , 只不过小将图恩泽贝在热身中受伤为球队最终体能崩盘埋下了隐患 。 一边 , 来到从未征服过的梦幻剧场 , 克洛普如同一年之前一样再一次着了魔 , 红军没有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孤注一掷的决心 , 但好在克洛普下半场的调整最终取得成效 , 平局的比分非常公平 。

缺少了多名攻击手的曼联主动变阵 , 索尔斯克亚在比赛中使用了一个4.5后卫的踢法 , 这招并不新鲜 , 挪威人早在王子公园已经使用过一次了 。 在罗霍、马奎尔、林德洛夫3人的身边 , 出任翼位的阿什利杨以及万比萨卡轮番沉降 , 一人施压一人则回退提供防线宽度 , 球队在保证高位逼抢力度的同时保持了4人的防线组合 , 再加上中后卫的轮番上抢顶防 , 整个高位体系完成 。
曼联的进球正是来自这样的防守策略 , 先是阿什利杨顶防 , 然后转到弱侧林德洛夫完成断球 。
曼联的高位显然给利物浦带来了一些麻烦 , 但同样也埋下了体能崩盘的隐患 。
拉什福德与詹姆斯自然不必说 , 两名边翼卫 , 中后卫以及三中场跑动量都大幅增加 , 并且曼联在比赛的前30分钟内一直保持着超负荷的运转 。
在下半场 , 索尔斯克亚不得不进行了妥协 , 他将拉什福德叫到身边耳语了几句 , 而从那一刻开始 , 曼联彻底转入了阵地防守的姿态 , 但一缕令人不安的气氛开始发酵……
许多曼联球迷质疑主教练换人的决策过晚了 , 但其实早在这一刻起 , 曼联已经做出了阵型上的巨大挑战 , 变阵5-3-2 , 索尔斯克亚想守住胜果 。
制造不安的气氛的不是别人 , 正是克洛普 。 利物浦主帅也发现曼联的变化 , 德国人果断换人 , 使用张伯伦替下奥里吉 , 并且逐步将阵型从4-3-3改变成4-4-2 。 为何?很简单 , 利物浦想要考研曼联的防守宽度 。
很遗憾 , 克洛普收到了想要的信息 , 曼联的防守宽度的确存在问题 , 万比萨卡的位置感没有上半场那样出色了 。 而收到积极信号的克洛普两牌连打 , 用正牌的边路进攻手拉拉纳换下了“临时右边前卫”亨德森 , 用凯塔换下了维纳尔杜姆 , 削弱中路 , 强化边路 , 而在罗伯逊以及阿诺德助攻上前之后 , 利物浦的4-4-2阵型变身2-4-4 。 利物浦看似撤下了一名锋线球员 , 实则增加了一个攻击点 , 克洛普的目的就是用4名攻击手来钳制曼联的5人防守组合 , 进一步压扁曼联的防守阵型 。

面对咄咄逼人的利物浦 , 索尔斯克亚第二次进行了阵型的变化 , 他将5-3-2的阵型进一步调整为5-4-1 , 想要通过中场线来提供防守宽度 , 守备对手的45°传中 , 正如布鲁斯所率领的纽卡斯尔做的那样 。

从足球的角度来说 , 索尔斯克亚做的没有错 , 甚至可能是最优解 , 但是现实可不是足球经理游戏 , 这一句话野猪本赛季已经第二次说起了 。 正如同他使用沉降后腰来防守西汉姆的肋部攻击一样 , 索尔斯克亚的选择看上去很棒 , 技术含量很高 , 但是球员是会失误的 , 这可不是FM游戏里面进行场边指令那样简单 , 很不幸这一次出现问题的依旧是佩雷拉 , 与西汉姆那次极其相似……
丢球后摄影师长时间将镜头对准在万比萨卡的脸上 , 英超的摄影师的确专业 , 曼联这粒丢球是防守宽度不足所至 , 但是防守对手45°传中的应该是谁?看过纽卡近两场比赛就能得到答案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